作者:郭小壮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
编辑:郭小壮| 校核:郭文奇 张菁菁| 审核:龙志刚
导读: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是东西、南北流通的必经之路,不仅承担省内运输服务,还承担着大量过境交通运输,其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不仅要从全国总体考量,也要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
从河南省7月19日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来看,GDP同比增长10.2%,我省经济稳定恢复。交通运输为稳定经济运行秩序、促进经济稳定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从交通运输需求的本质上来看,属于派生性需求,不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出行,或是其他涉及到货物、人等空间位移方面,归根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因此,一个现实的难题摆在面前:如何在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省份实现交通运输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应该清楚的看到,未来我省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交通运输需求仍然会大幅度增加,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增加。
二、稳妥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
交通运输业是汽油、柴油等石油消费大户,推进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是降低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的主要抓手。在运输领域,受限于技术、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公路运输车辆特别是中远途货运车辆在短时间内仍将以燃油车为主。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化,加快交通运输领域电能替代,关键在于调整全社会整体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技术及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
三、准确把握我省交通运输的特殊性
我省交通运输由于地理条件、发达的路网等因素,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绝对的主力军,这是我省交通运输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从国家总体运输结构来看,2019年、2020年公路货运量占比分别为72.88%和72.35%,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29.91%和29.78%。从我省运输结构来看,2019年、2020年公路货运量占比分别为87.15%和88.04%,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分别为61.21%和63.08%。我省公路货运量占比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左右,货物周转量占比更是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我省公路交通的减排潜力远远大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其减排目标相对应的措施也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
四、尊重我省交通发展客观规律
回顾发达国家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水平降低走过的历程,大多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背景下,交通总需求逐渐下降,并通过立法保障、技术提升以及新能源替换等方式,逐步实现碳达峰。我省作为交通大省,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应遵循我省交通发展客观规律,避免“运动式”减碳,切忌急功近利。交通运输连接商品生产和消费两端,贯通经济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全周期,过急和过快容易导致商品供需矛盾和运输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抑制企业发展活力,进而制约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碳达峰、碳中和契合高质量发展理念,不仅仅将带来生产、生活及消费等经济社会变革,也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综合性工程。在积极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鼓励绿色出行等二氧化碳减排措施时,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发展和减排两方面目标要求,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