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李博 马腾飞 摄影】在南阳市桐柏革命纪念馆的墙边,盛开着一种红色的小花,当地人民亲切地称它为“红军花”。
桐柏地处桐柏山区,是一块浸满烈士鲜血的土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桐柏是中国南方八省15块红色根据地之一,4支红军部队先后转战桐柏;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后防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所在地。跟随军队的步伐,红色金融也在这里生根绵延。
在河南省档案馆中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档案资料——《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区行营业简章草案》,其上明确记载了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区行的十项核心业务:本币兑换;小本借贷;短期贷款;工业贷款;投资经营;外汇买卖;金银买卖;仓库业务;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1947年,中原解放区建立初期,面临诸多经济困难,货币市场的混乱是破解这些问题的最大障碍。国民党法币等同废纸,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在这一背景下,194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作出《关于发行中州农民银行钞票的决定》(简称《一二五决定》),确定中州钞为中原局所示各区统一的本位币。1948年6月1日起,中州币正式发行。
《南阳平顶山钱币发现和研究》一书中记载,随着中州币发行,各区分别成立了中州农民银行分行,以加强对财政金融工作的指导。桐柏区是中原解放区内较早发行中州币的地区之一。6月16日,桐柏区党委专门印发了《区党委关于发行中州农民钞票的指示》,从而使中州币在桐柏解放区的发行进入实施阶段。
桐柏区在推行中州币的过程中,与国民党法币进行了激烈斗争。中州币发行前,中原解放区允许法币和冀南币共同流通,待中州币发行后,中原解放区大部分地区开始限制法币流通,主要方法是压低法币价格,禁止大面额(5000元以上)法币使用等。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币制改革,中原解放区各地开始明确宣布禁用法币。桐柏区查禁法币的工作大致上分为3个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有重点的查禁阶段、普遍查禁与澄清市场阶段。
按照区党委、行署的部署,桐柏区以一、三分区为重点进行肃清法币的工作,其日程安排是1948年9月10日以前,主要进行宣传动员;9月10日以后开始选择各区重要城镇进行重点查禁,同时发动群众开展缉私活动;9月26日以后为全面查禁阶段,肃清基本区的法币,对违法使用的法币实行没收,在边沿区则采取拒收法币而以货换货的办法,将法币排挤出市场。争取9月30日在基本区肃清蒋币,澄清市场,然后波浪式向外发展,将蒋币完全赶出本区去。9月下旬,桐柏区党委决定继续肃清一、三分区部分地区残存的法币。中原局财经办事处规定法币的最后兑换日期为10月20日,过期即成废纸。
经过两个多月的斗争,1948年10月底基本上把法币驱逐出境,使中州币流通更加广泛。
放眼此时的国内战争形势,被封锁的解放区正连成一体,解放区不断扩大,内部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情况得到改善,相互经济往来增多。但是各解放区银行以本区货币为单一的本位币,货币不统一造成跨区流通不便,制约了野战部队的跨区作战行动。因此,筹建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从而实现了全国金融的统一,结束了旧时代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揭开了中国金融史的新篇章。
1949年2月10日,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分行发布《关于开展宣传使用人民银行钞票由》的通知,其中提到“兹因战争很快在全国取得胜利,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为了发展生产,便利物资交流,人民银行已开始发行全国性的货币——人民银行钞票。”“我们应当全力支持助其行使。”
1949年3月10日,人民银行中原区行建立,中州农民银行各级行兼理人民银行业务,人民币与中州币混合流通;3月22日,中州农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成立;12月底,中州农民银行职能正式转并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州农民银行的名称及印信停用。至此,中州农民银行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桐柏分行也逐步消逝于历史尘埃。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