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 文 冉衡 摄影】黄精蛋糕、茯苓馒头、参苓鸡汤……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越来越多河南道地药材跨界美食行业被消费者认知。
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河南不仅道地药材资源丰富,还拥有河南省中药材和怀药优势特色两个相关产业集群,近年来,越来越多河南企业,借力药食同源掘金大健康产业。但与广东、山东、江苏等地区相比,受限于企业科研、营销、销售渠道能力,河南在药食同源领域尚待跑出龙头企业。
越来越多河南道地药材走入药食同源目录
6月,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周边,满眼苍翠,花香四溢,一望无垠的金银花迎风摇曳。好山好水孕育出的金银花,不仅是福森药业主导产品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主要原料之一,也是河南“十大豫药”之一,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初加工产值,均居全国前列。
而河南道地药材不只是金银花,还有艾、山药、地黄、连翘、丹参、夏枯草等多个品种。所谓道地药材,既要有种植历史和传统,又要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产业发展还得有体量、有前景。河南作为中药材的资源大省、生产大省,近年来持续推动道地药材发展,已经形成了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怀药和黄淮海平原的五大道地药材产区。
不同产区的重点品种也各有特色,比如,伏牛山道地药材产区重点发展艾、连翘、丹参、牛至、山茱萸、鸡头黄精、杜仲等品种;在大别山道地药材产区则重点发展南苍术、夏枯草、芡实等品种;在太行山道地药材产区重点发展连翘、艾、山楂、柴胡、红花等品种;在怀药道地药材产区重点发展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冬凌草等品种;在黄淮海平原传统道地药材产区重点发展金银花、禹白芷、白术等品种。
在6月24日举办的河南省中药材和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训会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相关人士在会上介绍,目前,河南全省中药材面积达570万亩,40多种道地药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艾、夏枯草、西红花等品种占全国产量的近80%。
其中不少品种在中医药学中是既可药用也可食用的药食同源品种。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药食同源品种的道地药材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如果河南省把一些道地药材能够作为药食同源开发起来,对农民的致富、产业链的培育、产业集群发展都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有助于催生河南省大健康新业态的形成。”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药食同源食材功能食品开发研究团队负责人裴海生说。
河南企业纷纷入局药食同源产业
最近30多年以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以下简称药食同源目录)的试点和目录认定。自1987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已至少更新过六版药食同源目录,截至目前,目录中纳入的中药材已超过100种。
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表示,最近两年,药食同源目录扩容有提速的趋势。
今年4月23日,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向各省健康单位发布了征求意见的函件,征求将地黄、麦冬、化橘红和天冬这四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目录。而去年11月,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等9个品类刚刚纳入药食同源目录。
很多企业也注意到了这种趋势带来的机会,围绕药食同源品种不少企业都在产品开发、市场销售领域寻找到了更多的机会点,纷纷加码药食同源相关产品线的布局。
河南涵越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脱潇楠表示,公司旗下玉皇山制药是一家专业生产水飞雄黄粉的企业,产品市占率可以达到全国80%。在水飞雄黄粉稳步发展的同时,公司启动了涵越健康药食同源的加工项目,围绕着药食同源品种黄精等去做精深加工。具备健脾、润肺、滋阴等功效的黄精,公司深加工制作了零食、茶饮、营养粉等多种产品。
四大怀药之中,早已经进入药食同源目录的山药、菊花已经开发出众多产品,有山药粉、山药麻花、山药面条、菊花茶包等,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河南武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钒表示,公司研发了冻品山药膏,还将山药配伍银耳、枸杞做成常温“小金碗”,把山药做出燕窝的尊贵感。
随着地黄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开启征求意见,意味四大怀药即将迎来第三个进入药食同源目录的伙伴,这也吸引了河南怀药产业集群企业发力地黄产品研发。
“六味地黄丸让地黄深入消费者认知,我们已经储备了地黄果脯等新品抢占地黄药食同源市场。”河南云台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姬厚民说,相对于山药,地黄在中药材中独特的功效,让当地企业都对这个新品种寄予厚望。
产品创新、营销推广都不能少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河南中药材深加工方面的能力依然偏弱。
“河南中药材产成品很少,中药材依然作为原料、作为低级的农副产品销售,这也导致大部分的利润被其他地区的企业拿走了。”孙晓波说。
他提到,国内的医药大省主要是江苏、山东,此外,以广药集团为代表的广东企业在保健快消品板块规模也非常大。广药集团一个拳头产品凉茶王老吉,销售规模约有200多亿,产品多年来长盛不衰;江中药业胃肠品类明星单品健胃消食片,使用的原材料山药、山楂、炒麦芽都属于药食同源品种,2022年该产品终端销售规模已经在16亿元,而且江中药业依托明星单品寻求优质标的并购,不断在药食同源领域寻求开拓新品的机会。
大河财立方记者与河南药食同源行业企业交流中发现,跑不出爆款产品,很多企业受限于科研投入不足,拿不出好的产品,或是有了相应的产品,却无法快速进入流通渠道,接触到适配的消费者。
在产品开发方面,裴海生表示,企业在产品开发时要注重产品的形态,目前药食同源的终端产品还是以丸、膏、粉、茶为主,比较传统,在这方面,其实可以学习一些新消费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尝试。
比如,目前在市场比较火一款饮品“一根参”,产品并不复杂,就是在配方饮品里面放一整根小人参。但就是一整根人参的加入,立刻给予消费者有货真价实的感觉,整个饮品在配方上也契合了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养生”的需求,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消费者选购。
新加工技术也成为开发新品类的支撑,他提到市场上有一款人参巧克力的产品,人参切片冻干以后外面包裹巧克力,从包装到口感非常接近一些休闲零食,但兼具了人参补气的功效,让消费者愿意尝试。
此外,古方新作也可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的思路。比如依托四神汤这一古方,适当调整开发出冲调谷物冲调饮品,满足消费者在早餐、夜宵等场景快速果腹的需求,让消费者只需要简单的冲调,就能享受到古方带来的养生功效。
“考虑大众消费习惯和饮食喜好的变化,未来药食同源产品零食化是培育爆款产品的一个方向。”裴海生说,当然,做好产品的同时,还要注重包装营销、电商合作才能更好地打开市场。
河南在食品加工行业走出双汇、三全这样的行业龙头,在零食行业诞生了卫龙这样的“辣条王者”,在孙晓波看来,良好的产业基础可以支撑河南在药食同源行业涌现出优秀的企业。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