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 文 马腾飞 洪昊旸 摄影】近年来,随着会计服务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如何助推会计职能拓展,已成为行业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6月22日,以“推进会计职能拓展,助推现代化河南实践建设”为主题的河南省第一届会计改革发展论坛在郑州举办。来自河南省会计学会、河南省总会计师协会及河南省内知名企业(机构)代表,与来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行业知名专家学者近百人,共商会计职能拓展新思路,助推河南省会计事业改革创新发展。《中国会计报》《会计之友》杂志社、大河财立方为本届论坛提供媒体支持。
本届论坛还通过线上全程同步直播方式向广大财会人员免费开放,线上参加人数接近3万人。
扩展会计支撑外延,更好服务会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河南省会计学会、河南省总会计师协会主办,旨在探讨推进会计职能拓展的路径和方法,交流理论与实践经验做法,全力助推河南省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坚实会计支撑和保障。
“会计行业要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会计服务理念,更加注重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入挖掘,扩展会计支撑外延,更好地服务会计主体管理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晓飞在致辞中表示,会计服务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核算和报表编报,而应向管理咨询、绩效评估与考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领域拓展,为会计主体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谈及会计行业改革发展新路径,马晓飞指出,广大会计人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水平,拓宽视野领域,关注新兴会计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省内财经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的会计战略合作,通过示范引领人才推动,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高等院校理论优势和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形成良性互补,推动“业财融合”、战略筹划等管理工具的落地实施。
“‘推动学术和实践交流’是河南省会计学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和根本任务。”河南省会计学会会长杨文献表示,学会将持续打造河南省会计改革发展论坛平台,围绕河南省会计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热点或关键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分享,通过线下代表参加、线上直播的方式扩大影响范围,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融合,促进会计工作变革融合、提质增效,提高会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会计职能’实现拓展升级,是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河南省总会计师协会会长王建亭表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进阶迭代、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会计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进行职能拓展升级。广大会计工作者一定要扛稳扛牢时代重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进我省会计职能拓展升级,为助推现代化河南实践建设作出贡献。
会计职能如何进一步拓展,行业知名专家提出这些新思路
在本次论坛主题分享环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各兴,中国盐业集团原总会计师蒋占华,分别围绕 “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之路”“业绩评价和奖惩机制”主题做现场报告。
张各兴在分享中表示,当前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经过方向性鼓励阶段、机制化培育阶段发展到梯度标准化培育阶段,形成了从创新型中小企业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中小企业梯度标准化培育体系。
“会计人可以从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方面寻求职能拓展。”张各兴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会计人可学习理解企业专精特新成长规律,参与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了解并参与完善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帮助企业实现与政府政策间的良性互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张各兴进一步表示,当前,会计人应当把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和碳会计相关问题作为实现职能拓展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通过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化,将发挥数据要素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落到实处,同时通过推动碳会计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围绕“业绩评价和奖惩机制”这一主题,蒋占华结合央企绩效考核实践做了简要分享。“在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引导下,央企近年来整体经营业绩连创历史新高,企业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迈上新台阶”蒋占华说。
“财务数据是监管部门对央企负责人考核的关键所在。”蒋占华表示,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相关考核的核心财务指标也不断增多,从最初的净利润、利润总额和资产负债率三大指标体系,逐步完善为目前的“一利五率”体系:即“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等。
“此外,对业绩优秀,并在科技创新、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监管机构还会对其负责人予以任期通报表扬奖励。”蒋占华表示。
会计数智化带来哪些变化,多位河南从业代表现场分享经验
本次论坛期间,作为我省入选2023年财政部管理会计案例库的4篇优秀案例,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融资部部长张坤令、中国一拖股份大拖公司副总经理满孝勇、中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宋哲泉、郑州大学一附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赵祖桉,相继就企业、机构会计和财务数智化转型经验及思考做了现场交流。
张坤令介绍了河南水投集团财务管理会计转型的背景、数据中台总体设计及建设情况。张坤令表示,数据中台涉及大量业财数据的交互,对于将数据中台作为管理会计转型工具的企业来说,首先要搭建完善的业财系统推动形成数据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数据标准;其次再将数据融合,经过清洗和加工形成企业数据资产,进而服务业务。
结合一拖股份开展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思考,满孝勇表示,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强调从整体与全局的高度,而不是仅仅在个别和局部上下功夫,要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考察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成本效益观念下,成本并非越低越好,关键看其产生的效益是否大于该项成本支出。应当从成本出发,追溯成本发生和变动的原因,通过成本动因分析,实现效率效益同步提升。”满孝勇表示,开展成本管理活动过程中,还要善用绩效指标来牵引行动。
“在人工智能模型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个定位于中小银行跨部门的头寸管理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宋哲泉在介绍中原银行引入LSTM模型带来的变化时表示,下一步,中原银行还将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将更多可能的外生变量和影响因素纳入模型,同时优化模型结构和整合系统,增强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丰富数据维度和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
针对不少公立医院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现状,赵祖桉在分享中表示,作为医院第一大成本项,公立医院急需对耗材开展全面成本管控。谈及耗材管理系统上线在郑大一附院成本核算方面的变化,赵祖桉表示,不仅助力材料成本核算从以领代支到实耗实销的转变,而且耗材供应链每个环节都得到强化,更好实现全程业务协同,打通了业财税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