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中国版“星链”?多只A股“认亲”卫星互联网产业
大河财立方
2023-07-20 18:19:00
如何抢占卫星互联网商机,也已成为国内不少省份当务之急,河南、四川、山西、浙江、山东等省份,也在近年来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相关产业。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7月9日,国内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随后,A股资本市场对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关注热度”有增无减。

截至7月19日,不少相关概念股纷纷在互动易、E互动等交流平台回复投资者关切,提及布局卫星互联网相关情形。与此同时,围绕卫星通信产业,包括长三角区域、河南省在内的各个区域,也加大了对卫星通信相关产业的布局力度。

如何抢占卫星互联网商机,也已成为国内不少省份当务之急,河南、四川、山西、浙江、山东等省份,也在近年来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相关产业。

业务涉及卫星互联网?多家A股上市企业获机构密集调研

7月9日,国内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后,卫星通信相关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关注热点,投资者问题直指相关上市公司产业布局是否涉及卫星互联网。

7月18日,光通信细分龙头特发信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神州飞航可以为卫星通信提供前端的数字信号接入设备和后端信息处理及运算管理平台。

此前一日,雷科防务、创意信息、上海瀚讯和航宇微等相关概念股,被投资者纷纷提问涉及“卫星互联网”相关问题。其中雷科防务表示:“公司没有产品直接应用于该卫星,但在该卫星发射过程中,公司的测控设备持续在保障中。”而创意信息则回应称:“未来,无人驾驶是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之一。”

实际上,早在7月14日,航宇微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中已经提到:“公司前期已开展低轨互联网卫星的基础研究工作,并计划适时与相关方开展有关领域的合作,公司产品及应用情况详情,请以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7月12日,上市公司海能达也表示,将积极跟踪并布局5G、卫星互联网、6G等行业前沿技术。

7月11日,上市公司中英科技在互动易发布信息,公司ZYF-D型产品可应用于卫星导航等领域。公司新产品ZYF-6000型可以应用于全球定位卫星天线、移动通信系统等领域。

相关指数表现方面,今年以来Wind卫星互联网指数稳步增长,并在不久前达到2225.44的年内高点。相关成分股方面,26只成分股中,19只年内股价表现为增长。截至7月19日收盘,5只成分股年内涨幅超过50%,其中航宇微年内涨幅更是高达97.85%。

证券日报报道显示,截至7月14日,今年共有74家卫星互联网相关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其中17家公司年内获得不少于百家机构扎堆调研。数字政通年内获374家机构调研。中科星图、超图软件、盛路通信、航天宏图、国科微等年内均获不少于200家机构调研。

国产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升空,国内互联网星座组网或已正式开启

卫星通信是以空间卫星作为中继载体的一种通信方式,可突破距离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实现较大范围的覆盖以及建立应急场景下的信号传输,如航空、航海和应急等特殊场景。

此外,因为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是稀缺战略资源,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中国入局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以来,国内陆续提出多个通信星座建设计划,代表性计划包括“鸿雁星座”、“虹云工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

2021年4月,负责组织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运营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挂牌成立。中金公司表示,该公司的组建将推动我国大型星座建设计划实施,带动国内卫星制造环节景气度持续上行。

今年5月17日,天风证券李鲁靖等人在研报中表示,2023年或为我国低轨卫星元年,“十四五”阶段有望完成0—1的跨越,产业链各层级均有望实现显著放量。

两个月后的7月9日,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组网的巨型星座,卫星互联网空间段研制面临网络设计、频率干扰规避、高效率天线、关键射频器件、激光通信等全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中金公司认为,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国内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均已取得突破,国内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正式开启。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外卫星互联网产业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根据腾讯网,截至6月26日,SpaceX公司上半年完成了44次发射任务,星链发射总数目达到了4698颗。

国内方面,五大运营商联手构建了基于5G的卫星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完成首次远海测试。

7月13日,上海市国资委发布信息显示,上海临港松江科技绿洲三期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项目近日正式由临港集团旗下临港联合公司交付,项目作为国内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载体,为国家航空航天产业的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具有重要意义。

出台专项措施+组建卫星集团,河南持续加码“卫星+”产业

近年来,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及应用技术快速发展,除了上海市,国内其他不少省市也纷纷加码卫星互联网相关建设,目前已有10余个省市制定了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以河南省为例,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4日,河南省发布了《2023年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围绕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及应用启动一批科研项目,寻求技术突破。同时启动实施巨型卫星星座网络化测控通信项目,加强星群任务智能规划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星地测控通信链路典型应用示范。

此外,《方案》还要求,围绕“2+N”体系建设,聚力建设郑州市和鹤壁市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鼓励各省辖市打造卫星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配套基地,谋划河南省卫星产业园区建设。

记者注意到,在鹤壁市设立全资子公司河南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上,上市公司航天宏图在不久前还参股设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导航服务、地质勘查技术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销售等。

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此前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将在河南布局卫星遥感上中下游全产业生态,整合河南全省优势资源完善的卫星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卫星产业集群。

据悉,航天宏图拥有国内首个遥感与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PIE-Engine,主要为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空间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7月17日,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提出要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加快打造中部算力高地,积极发展卫星互联网,抢滩布局前沿信息基础设施。这次会议的交流环节,豫信电科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亚东表示,该公司正谋划以北斗河南分中心为突破,挖掘卫星数据要素价值,组建卫星产业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积极发展卫星互联网产业对河南来说意义重大,其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不仅可以推动河南制造业走向中高端,也有助于会聚更多高技术人才,为河南制造业整体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支撑。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