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大河财立方
2022-06-25 15:52:00
6月25日,2022中国(原阳)预制菜行业大会主论坛在河南省原阳县隆重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同步发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任冰)预制菜风起,星火燎原。

发展预制菜产业,既是绿色食品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之一,也是顺应新形势下餐饮消费习惯更迭的有效实践。随着产品重心由B端向C端迁移,预制菜进入了更多消费者的厨房,其概念也愈发深入人心。

6月25日,2022中国(原阳)预制菜行业大会主论坛在河南省原阳县隆重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同步发布。

图片

会上,随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处长赵栓成、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牛景红、原阳县委副书记董文鸣、大河财立方总编辑王鲁峰在发布台共同按下钥匙,《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据悉,《报告》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原阳县人民政府、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和财立方智库共同出品,从预制菜的概念、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格局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前景,全景式展现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着重聚焦河南现状。

图片

图片

从产品、企业两个角度

反映预制菜产业结构

随着各类菜肴半成品热卖,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兴词汇被反复提及。不过,由于目前尚无行业标准出台,预制菜的定义及边界并不明确。

财立方智库认为,预制菜产品及相关企业是预制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品类型、企业所处行业来反映预制菜产业结构,是进一步分析预制菜产业情况的基础。

因此,《报告》梳理了常见的预制菜产品,按照原材料类型对其进行了分类,即分为蔬菜及菌类、肉类及水产品类、米面类。

从预制菜产品映射至产业链,财立方智库研究发现,农牧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餐饮业、零售业等5个行业,均涉及预制菜生产企业。

各类企业切入预制菜领域的方式有所不同,且分别具备各自的优势。例如,农牧渔、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低、供应稳定,食品制造企业在研发、品控方面相对突出,餐饮业、零售业则通常具备渠道及供应链优势。

图片

图片

产品需求由B端向C端迁移

四重因素推动产业发展

虽然预制菜概念火热源于C端产品,且近两年相关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但事实上,预制菜产品更广泛地应用于B端。

分析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历程,财立方智库发现,该过程主要受四重因素影响,即连锁餐饮等B端市场扩张、疫情下C端消费者用餐场景转移、冷链物流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看好等。

相关企业数量、结构变化亦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新注册预制菜企业持续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国预制菜企业共66401家。

从数量看,全国新注册预制菜企业于2007年突破1000家,2020年突破10000家;从增速来看,2014年至2018年增速加快,2019年以来出现爆发式增长;从所属行业变化情况来看,批发企业占比持续增加,说明预制菜交易愈发活跃,同时,产业重心逐渐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制造企业向零售企业转变,持续向下游迁移。

图片

鲁豫粤产业基础较强

京沪浙资本催生新势力

除了关注预制菜产业的历史情况及驱动因素,从区域角度分析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于各地把握预制菜发展机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随着预制菜产业规模的扩大,不同地域因资源禀赋不同,其预制菜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特征。其中,山东、广东、河南、江苏、湖南等省份基于在原材料、食品制造、交通、贸易、菜系等方面的良好产业基础,预制菜产业发展程度位于全国前列;浙江、北京、上海等地预制菜企业则积极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快速发展。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山东省预制菜企业数量最多,共8219家,占全国总数的12.38%,河南省以6113家预制菜企业占全国总数的9.21%,居第二位,随后为江苏省、河北省、广东省等。从融资情况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至少42家预制菜企业从投资机构处获得了融资。其中,位于浙江省的企业最多,共有7家,其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等。

图片

图片

河南预制菜产业B端、C端同步发展

原阳县表现突出

作为预制菜产业布局较早、发展较活跃的省份之一,河南省的发展经验及方向值得探究。相较于全国预制菜产业由B端向C端迁移发展的情况,河南省呈现出B、C两端同步发展特征。

B端方面,河南省依托发达的畜牧业,培育了一批大型牲畜及家禽饲养企业、优质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下游餐饮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推动了上述企业研发生产B端预制产品;C端方面,基于三全、思念、科迪等国内速冻食品行业先行者的发展壮大,河南省的速冻米面产量引领全国,速冻水饺、速冻面点等产品通过零售渠道售出,即为C端预制菜的早期形式之一。近两年,C端菜肴类预制菜兴起,豫企积极布局,更多产品正在陆续推出。

目前,河南在预制菜领域,呈现出县区着力打造产业园、政策引导预制菜产品升级、枢纽经济助力预制菜产业腾飞等现象,其中,原阳县表现突出。《报告》梳理了原阳县预制菜产业的发力方向,并列举了该县代表性预制菜产业及其产品,以点带面展现河南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图片

图片

河南预制菜产业备受关注

本地媒体报道擦亮河南名片

河南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情况,在全国备受关注。

立方舆情通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媒体关于河南预制菜的相关报道共计33350篇次。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报网、中国农业新闻网等媒体参与报道。从全国媒体视角来看,河南预制菜产品品类、产销市场、产业集群发展、预制菜企业融资进展、经营模式等关注度较高,“预制菜热卖”“河南粮仓变中国厨房”成为热词。

河南预制菜产业叫响全国,离不开本地媒体的积极报道。

据立方舆情通统计,2022年以来,河南省内媒体关于河南预制菜的相关报道共计4096篇次。其中,河南日报社旗下大河财立方作为财经垂直领域的智慧财经全媒体,针对河南预制菜话题相关报道传播量共计1549篇次,占37.82%。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1月以来,大河财立方融合多种传播手段推出“豫见预制菜”“预制菜看原阳”等系列报道,共推出深度文图稿件超86篇次,全方位展示了河南预制菜发展现状及相关企业布局情况。

图片

行业规范、监管措施亟待出台

安全、口感为发展方向

近日,关于预制菜的各类标准陆续出台,但大多为团体标准,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报告》认为,随着预制菜领域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市场培育更加成熟,更多标准将配套出台,监管措施将更加完善,同时,预制菜产品也将不断升级,在追求方便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及产品口感。

对于河南来说,不仅要抢占预制菜发展先机,为全省食品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更要研发出彰显河南特色的预制菜产品,充分发挥河南特色农产品优势,挖掘河南菜精髓特点,通过预制菜进一步擦亮河南餐饮名片,不断扩大河南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附《报告》目录:

图片

图片

添加大河财立方小秘书

(微信ID:15638878399)

获取《报告》

图片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