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专家评审!“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 花落这里
预制菜观察
2022-06-12 13:32:11
各类“预制菜之都”风起云涌,充分承载各地产业特色

文章来源于:预制菜观察(微信公众号)

湛江申报“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通过专家评审

据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官方微信,6月10日,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专家组评审,5名专家一致认为湛江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有关“中国特色水产品之乡”的评审条件和要求,一致同意授予湛江市“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称号。

评审会上,专家组认为,湛江水产资源丰富,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且水产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早、基础深厚,年产量、产值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同时,湛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产预制菜产业发展,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经济效益显著,科技支撑有力,品牌效益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有关“中国特色水产品之乡”的评审条件和要求,通过专家评审,建议授予湛江市“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

在预制菜领域,湛江可谓是“家底雄厚”。公开资料显示,湛江市是我国最早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城市,得益于丰富的鱼虾原材料资源,实力雄厚的众多国家、省和市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水产加工企业,政府专门的预制菜产业规划和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以及在“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和“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三个水产国字号荣誉和全国领先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下,湛江形成以水产预制菜为主打特色的预制菜产业。

国联水产、恒兴集团等一批重点水产龙头企业自2015年就已经开始转型发展预制菜产业,到2021年,共有39家水产企业发展预制菜产业,主要品类20余个品种近500个,总产值达40余亿元。

目前,湛江市已在麻章区麻海路规划了一个占地2000亩以上的国际水产城,在遂溪县白泥坡和吴川市黄坡各规划建设1个占地1000亩以上的预制菜产业园,计划引进水产预制菜头部企业,集聚了一批水产预制菜产业企业,形成了从上游水产业原料生产、研发、加工、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3月30日,湛江举行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后,湛江将出台推进预制菜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探索推进预制菜“12221”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布局国内市场,深入对接RCEP行动,助力湛江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

3月25日,广东省发布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要求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便提出要“推动打造湛江水产预制菜美食之都”。

各类举措共同发力,助推湛江预制菜产业再上新台阶。

各类“预制菜之都”风起云涌,充分承载各地产业特色

瞄准万亿产业前景,多省市跃跃欲试。据了解,目前提出打造“预制菜之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以及重庆市。

立足各地区域优势,湛江申报“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肇庆高要加码“中国预制菜产业之都”。当前,广东肇庆高要正着力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该产业园明确定位为水产畜禽养殖、生产加工、冷链配送、中式菜品研发、检验检测、电商金融及科普观光等集肉类和水产深加工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园,目前正全速推进冷链物流和预制菜生产基地项目进程。

山东潍坊下辖的寿光和诸城依托自身农业基础和食品加工体系,也曾公开表示要建设“预制菜之都”。

诸城作为食品工业强市,拥有得利斯、惠发食品等几大预制菜品牌,其中,得利斯和清清百福将产自诸城的预制菜端上了北京冬奥会的餐桌。据媒体报道,诸城目前已培育预制菜加工企业556家,产品涵盖8大菜系、1200余个品种,年综合加工能力6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速冻肉丸生产基地。在预制菜赛道,诸城的实力不容小觑。

寿光作为“蔬菜之乡”,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蔬菜总产量45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丰富的预制菜原料、完整的食品加工体系寿光发展预制菜产业奠定了基础。

此外,拥有“巴蜀粮仓”美誉的重庆市梁平区,自提出加快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以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其中,《关于推动梁平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梁平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将以川菜为主攻方向。据悉,该区预制菜产业已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当地预制菜产业园被列入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名单。

东风正劲,各地各显身手欲抢占市场先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预制菜产业仍处于摸索阶段,竞争格局未定,挑战与机遇并存。

责编:邵宇翔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