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水产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明确提出预制菜将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未来将以预制菜为主要抓手,加快水产食品业务进行转型升级。
连续亏损三年遭问询,国联水产回复
5月26日,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水产”)发布的针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对于此前问询函中提到的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亏损状态是否仍将持续等重大问题,国联水产回应称,“近三年亏损金额持续收窄、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预制菜将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国联水产净利润分别为-4.64亿元、-2.69亿元、-0.1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63亿元、-3.18亿元、-0.32亿元,连续亏损3年。
对此,国联水产回复称,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在稳中略有下降的同时,净利润虽然连续亏损,但亏损金额持续收窄,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回升,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回复公告中,国联水产在公司自身经营优势分析中提到全球领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业内领先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品牌优势及与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优势、规模化经营优势。
在公司客户储备情况及在售订单情况介绍中,与必胜客、永辉、盒马鲜生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正在执行的具有表达影响力的大额合同情况如下:
公告显示,公司一直致力于海洋食品的生产加工,是境内少数具备全球采购、精深加工、 食品研发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2021年公司逐步加大了预制菜相关的餐饮食品和海洋食的销售。公司充分发挥全球供应链和研发优势,为境内外餐饮、食品、商超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从食品供应、菜品研发、工业化生产的综合解决方案,2021年公司具备的行业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预制菜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据官网显示,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1年,以水产食品研制为龙头,现已发展成为集育苗、养殖、水产饲料、水产科研、食品加工生产、贸易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于2010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此次回复公告中,公司对所处行业情况充满信心,一方面现有水产品加工市场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政策利好推动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尤其提到“预制菜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餐饮行业进入“新零售”时代,预制菜选购热情高涨,对标国际成熟市场,中国预制菜仍处于蓝海市场。在这样的市场大背景下,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提升,水产预制菜大有可为。
首先,水产预制菜具有便携性,通过冷链物流可满足不同地区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其次,水产预制菜可有效简化各类水产品的制作过程,有效解决水产菜肴烹饪难、耗时耗力的消费痛点;再者,水产品经过科学合理的工业化加工工序,可大幅提升其溢价空间,增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盈利能力。面对全球万亿级的水产品市场,水产预制菜在上下游市场均具备天然的驱动力,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国联水产预制菜品以对虾、小龙虾、鱼类为主,以“小霸龙”品牌构建了完善的预制菜产品体系,涵盖快煮、裹粉、米面、调理、火锅、小龙虾、风味鱼等系列,基本覆盖从餐桌到餐厅的主要消费场景。
之前国联水产发布年报时曾表示,公司立足水产食品板块,聚焦预制菜进行商业模式升级,促进以综合水产品提供商向综合水产食品制造商转变,期内公司基本面已全面向好,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改善,经营向好的趋势越发显现。
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预制菜营收8.41亿元。另据今年3月公司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显示,2019年公司预制菜营收约6亿元、2020年约7.3亿元。据此,预制菜业务在近三年实现三连增,其营收占比分别为12.96%,16.24%及18.8%。
从数据不难看出,国联水产正积极实现水产品从厨房食材到预制菜品工业化量产的转变,打造水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推动预制菜营收规模不断增长。
4月1日,中国烹饪协会宣布由国联水产牵头申报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批准立项并进入公示阶段。据悉,《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是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专家指导,中国烹饪协会、国联水产、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检科测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起草。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参与申报国内标准旨在为预制菜行业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研发技术与品牌壁垒,与此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与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