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国产CPU芯片独角兽IPO迎来新进展!
7月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芯集成)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距离其IPO获受理未满一个月。
兆芯集成预计募集资金41.69亿元,其中10.12亿元用于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10.86亿元用于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11.43亿元用于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9.27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
国内六大CPU厂商之一,目前仍未盈利
招股书显示,兆芯集成是国内六大CPU厂商之一,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全面掌握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设计研发的核心技术,覆盖处理器内核微架构及实现技术等关键领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可同时面向桌面PC、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嵌入式等多领域并持续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设计企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75.97%,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达1410项。
据了解,CPU指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相当于信息设备的“大脑”,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难度最大、地位最高的产品之一,自主研发安全可靠的CPU对我国信息产业至关重要。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兆芯集成已成功设计研发并量产六代、多系列通用处理器,并形成“开先”系列桌面PC/嵌入式处理器、“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两大产品系列。
在经营模式上,兆芯集成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不直接从事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或其他生产加工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产品类型可分为“开先”系列处理器收入、“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收入和配套芯片收入。
其中,“开先”系列处理器收入是公司的营收核心。2022年至2024年,公司“开先”系列处理器实现收入分别为2.87亿元、5.02亿元、7.61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7.76%、90.58%、86.32%。
“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和配套芯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小。2022年至2024年,“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收入分别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0.92%、2.12%、8.62%;配套芯片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32%、7.31%、5.06%。
目前,兆芯集成仍未盈利,并且毛利率呈下降趋势。报告期内,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9.51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79%、32.95%、15.40%。
兆芯集成表示,由于公司KH-40000、KX-6000G、KX-7000等新产品处于良率爬升阶段,且产品推出早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摊销费用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公司老产品随着产品周期和需求变化进行了价格调整,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综合导致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
针对IPO以及利润等相关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已经向兆芯集成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X86授权隐忧待解,国产芯片厂商IPO提速
招股书显示,在各类CPU产品中,x86架构CPU是技术门槛最高、结构最复杂、市场占有率最高、生态体系最完善的一类产品,占据全球桌面PC、服务器等计算领域约90%的市场份额,并以Intel和AMD为主,形成双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兆芯集成目前建立了可自主迭代发展、成熟完备、兼容x86生态的CPU技术体系。
其掌握的X86指令集架构源于威盛电子。公开信息显示,威盛电子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台湾地区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2013年,兆芯集成由上海国资控制的联和投资与威盛电子5家子公司合资成立,从事X86架构通用处理器及芯片组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2020年10月,兆芯集成斥资2.57亿美元收购威盛电子所持有2013年以前的X86芯片组产品等IP产权、部分处理器相关技术。
“兆芯集成的X86技术源自威盛电子2013年以前的授权,而根据2010年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协议,威盛电子从Intel获得的X86授权仅延续至2018年。威盛电子虽通过合资等方式向兆芯转移技术,但Intel是否认可此授权存疑,这可能影响后续指令集升级。”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告诉记者,虽然兆芯集成目前已实现自主指令集的定义、扩展和创新。但X86生态依赖历史积累,若无法同步Intel/AMD的新指令集(如AVX-512),性能天花板可能显现。
近期,国产芯片厂商IPO进程提速。6月30日,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两家国产GPU(图形处理器)芯片独角兽科创板IPO同日获上交所受理,另外两家国产GPU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也已处于上市辅导期。
6月18日,证监会出台《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即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与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将为研发投入大、技术领先的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更匹配的资金支持,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随着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电子半导体行业预计2025年迎来复苏,盈利周期将持续改善,尤其是高潜力芯片等领域。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