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7月7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新规》)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其中,《新规》新增的“电力再生制动要求”项目被重点关注,因为涉及业内俗称的“单踏板制动”。《新规》规定,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应使车辆减速至停车。
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冠峰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介绍,传统燃油车的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也就是常说的刹车和油门,是分别设计的,即两个独立的装置。制动踏板的作用是降低行车速度直至停车,加速踏板的作用是提高或控制行车速度。采用单踏板控制车速和制动的这类车辆,控制的基本逻辑是:松开加速踏板,车速降低;完全松开踏板,车辆会停下来。踩下踏板,车速提升,踩得越猛,加速越快。
单踏板制动主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不同车企的单踏板系统差异很大,比如有的车型松开踏板就能完全刹停,有的则仅提供拖拽感。这种混乱不仅让消费者难以适应,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新规》明确要求,“默认状态下不可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减速至停车”,为行业划定了安全底线,避免技术无序发展。
李冠峰表示,新能源电动汽车也有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但是单踏板制动的弊端是,长期使用单踏板模式可能导致驾驶人员过度依赖加速踏板制动,忽略制动踏板的存在。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出现“油门当刹车”的误操作,导致事故风险增加。
“《新规》明确对单踏板制动的技术要求,就是为了强制驾驶员保持对传统制动逻辑的熟悉,降低误操作概率。”李冠峰说,《新规》的核心目的是用标准守住安全底线,同时引导技术合理应用。在电动车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这一调整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为未来更复杂的自动驾驶技术奠定安全基础。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