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6月30日,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代码:899601)正式上线并发布实时行情,截至收盘,该指数首日涨幅1%左右。该指数由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和北证50指数共同构建了北交所市场的“双指数”体系。
与北证50指数相比,作为北交所第二只指数产品的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其指数样本均来自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凸显出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有专家表示,该指数上线有望吸引中长期资金,进一步活跃北交所市场。
北交所市场形成“双指数”体系
在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上线,并于首日迎来开门红,当日收于2500点,涨幅1.23%。截至6月30日收盘,北证50指数收于1447点,涨幅0.52%。
为何刚刚上线的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点位要高于北证50指数?这反映出两大指数的某些差异化特征。
尽管两大指数都以1000点起步,但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以2024年6月28日为基日,北证50指数基期为2022年4月29日。过去一年以来,北交所市场活跃度逐渐提高,这种基期选择的差异,直接导致两大指数初始点位的天然落差。
尤其是2024年9月起,北交所开启上涨行情,仅今年上半年,北证50指数涨幅接近40%。凭借样本股的高弹性,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形成了显著的“后发优势”。
从样本股构成来看,北证50指数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从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作为指数样本。有27家公司在两大指数中均有覆盖,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排除了北证50指数里面的部分传统企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上线具有标志性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北交所市场的专业化、特色化定位,也为资本市场支持高质量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工具。
“双指数”体系有望吸引中长期资金
目前,北交所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在260家以上,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一半。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淑斌认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样本股经过流动性筛选,可以反映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该指数丰富了北交所指数产品,进一步强化了北交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也就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邓淑斌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该指数的推出,更是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的举措之一。
荣正集团董事长郑培敏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中观的层面看,一个证券市场推出特色化的指数,是走向成熟的标志,说明该市场已经有很多优质的可推荐企业;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指数的推出为投资者指明了方向,有了可选的重点企业供参考。
在郑培敏看来,入选指数会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曝光量,但同北证50指数一样,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样本股也将动态调整,这不仅让未入选的公司有了前进的动力,还能让已入选的公司有危机感。
当然,最具吸引力的是增量资金入场。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执行院长王兆江向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对投资者而言,新指数上线意味着丰富投资工具,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助力北交所吸引中长期资金。特别是同时纳入北证50和新指数的27只股票,可能优先获得资金配置。
新指数相关基金产品或陆续推出
除了以机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个人投资者同样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群体,现阶段,个人投资者参与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仍需满足账户内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等条件,如未满足,投资相关基金产品也能间接参与北交所市场投资。
程凤朝认为,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纳斯达克、德国新兴板块等国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无不以特色企业群体为支撑。北交所此次聚焦专精特新,正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差异化服务的重要探索。下一步,建议在指数推广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指数与ETF产品、政策工具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联动,真正形成“投融资两旺”的良性生态。
有消息显示,数十家基金公司已递交相关指数产品申请,争夺首批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入场券”,但鉴于北证50指数基金设有5亿元规模上限的过往要求,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基金预计也有限制规模的可能,未必会给基金公司带来明显的规模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北证50从指数上线到相关指数基金获批,曾创下4天时间的纪录。此外,根据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ETF自受理之日起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为15个工作日。因此,北证专精特新指数ETF产品,有望随着指数上线后陆续推出。
“新指数为ETF等被动产品奠定基础。”王兆江说,随着有关部门表态推进各方面的研究,未来指数化投资潜力巨大。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