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朱娟】15年前,郑州富士康在一片枣林中“萌芽”。15年后,它已成长为产值数千亿元的 “超级工厂”,衍生带动超过200家相关配套企业落户河南,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之一。这15年,也是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快速成长的关键15年。
近日,郑州富士康“灯塔工厂”内,一台台智能设备井然有序工作。
“这是河南首个‘灯塔工厂’。”郑州富士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万物互联和数字技术,富士康研发了智能管理系统,涵盖供应链、生产、设备、良率、质量、能源环境管理六大模块,协助系统实现智能决策。
2024年9月,这里完成最新一轮升级改造,通过智能技术与绿色理念的深度融合,生产效率提高102%,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7%。
在郑州富士康总装车间,不起眼的iPhone手机包装盒“暗藏玄机”。苹果公司和富士康联合研发的高精度喷墨技术投入应用后,以往人工贴产品信息标签的场景一去不复返。这一技术把员工从重复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绿色油墨更节能环保。
重复利用的托盘,可降解、可回收的环保贴膜……苹果公司携手富士康在生产线上推出的一系列创新技术,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制造”贡献力量。
“苹果公司全球前200家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有生产基地,仅在过去5年里,苹果公司就在中国的智能和绿色制造领域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苹果公司亚洲采购运营管理副总裁崔玉善说。
15年间企业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聚焦于“人”的成长。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帮助他们不断成长是企业的责任。”富士康科技集团事业群副总经理、郑州科技园区产品负责人王雪说。
扎根河南15年,落户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产值已实现“十二连增”。
王雪介绍,过去15年的成果证实河南有着适合企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包括人才、环境、产业配套、物流多个方面。
丰厚的人才储备。河南是人口大省和人才大省,为郑州富士康产业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优良的营商环境。河南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用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快生产、快发展,同时对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精准帮扶,增强了企业扎根河南的决心和信心。
完整的产业配套。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研发、核心制造在郑州航空港区,主板、摄像头模组、显示屏模组、零组件研发与生产布局全省的良性互动局面。这种资源的高效衔接,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更为新产品从开发到量产提供了极大帮助。
高效便捷的物流。以郑州富士康为例,厂区紧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距离高铁站不到10公里,驱车几分钟就能驶上高速公路……产品可以完成一小时通关。
据此前报道,今年2月27日,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大楼及研发中心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开工建设,标志着富士康在河南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阶段。新事业总部作为富士康聚焦新兴产业的起点,将致力于打造富士康全球创新和产业布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标杆。
责编:陶纪燕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