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彭志辉:AI和机器人技术融合创新,让机器人拥有了大脑
大河财立方
2025-04-30 16:47:02
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本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 郑棋文】据新华社报道,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察看重点孵化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听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经营介绍。

4月30日,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当日,他携智元灵犀X2、精灵G1、远征A2等核心机器人产品与场景算法参加调研活动。

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最有希望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形态,也是这两年国际科技领域竞争的热点。”彭志辉介绍,人形机器人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创新,让机器人拥有了“大脑”,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自立自强,还带动了零部件产业链能力的提升。

依托技术和产业链的进步,以应用为导向,机器人正积极融入各类生产生活的场景。

彭志辉举例介绍,在作业能力方面,“智元精灵”内嵌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大模型,自主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它会利用人类动作视频来学习,已经学会了一些基本技能,比如自主擦桌子、倒茶、叠衣服等。当机器人手的应用范围扩大后,它能做的事情更多,未来会成为居家、养老、办公的好帮手。

在工业场景方面,“大脑”研发出来后,可以一脑多形部署在设备上,赋能传统行业,比如这个机械臂正在进行工业仪表盘装配。它通过强化学习算法,仅凭少量人类示范和自动试错,在1—2小时内就能学会复杂技能,包括像精密装配这种需要双臂协调的动态作业。目前汽车工业有80%实现了自动化,剩下的部分传统自动化替代不了,要靠“具身大脑”驱动的机器人来完成。

“作为一名具身智能行业的从业者,我感受到了总书记对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内心感到非常激动、温暖,备受鼓舞。”彭志辉说。

技术与政策共振,具身智能发展驶上快车道

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本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政府相继推出具身智能专项支持计划,通过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开放工业制造与公共服务场景、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等举措,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作为工业大省的河南,也正加速融入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力争在未来的“科技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河南省将机器人产业纳入“7+28+N”重点产业链,大力开展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链行动;2024年8月,《河南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持措施;同年,河南省科学院牵头建设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作为围绕具身智能系统展开研究与应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聚焦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工业具身智能、医疗具身智能和服务具身智能五大研究方向。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河南将突出未来产业培育”,计划聚焦人形机器人、高端仪器装备、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推动具身智能整机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同时,河南将加快建设郑州智能传感谷,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并依托郑州、洛阳等城市的创新资源,构建未来制造产业集群。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