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战强】4月28日晚,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许昌智能)披露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继续稳健增长,总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5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22万元,同比增长3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168.47万元,同比增长41.40%。今年一季度巩固向好势头,实现良好开局。
增长曲线的背后,是许昌智能长期聚焦创新驱动,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海外市场拓展、创新成果转化、内控管理规范等方面重点突破。
坐落于许昌市中原电气谷许继集团新能源产业园的许昌智能,是一家专注于能源互联网技术在配用电侧应用研究的高科技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等,企业于2024年1月份登陆资本市场。
当前,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作为能源系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智能电网正通过技术革新重塑传统电力网络的运行逻辑。
2024年国家能源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合计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行业转型背景下,许昌智能业务“含绿量”也不断提升。
在上市之初,许昌智能曾明确表示:公司所有资源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如何打造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盈利点?4月11日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许昌智能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电力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及绿色化,在产品和配套服务上紧跟市场需求,向高性能、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节能及绿色化方向发展。此外,推动新型储能集成产业发展,着手系统平台的集成搭建,通过源网荷储一体解决方案、光储充解决方案、智慧微电网、虚拟电厂等综合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为产品落地提供增值服务。
加快转型升级,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源。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许昌智能继续保持较高力度的研发投入。
根据一季报公布的数字,报告期内,许昌智能研发费用为621.34万元,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据了解,目前许昌智能已经形成以技术开发、营销服务为主体的人才倒三角结构,组建有六大实验室支撑研发体系,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38.31%,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市场,加快“走出去”。业务转型之外,许昌智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向海外要市场,为企业发展进一步添动力。
许昌智能此前表示,2025年是企业的“管理变革下的质量零缺陷和电网、国际业务推进年”,并在新加坡成立海外贸易总部,持续完善海外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同时提高公司国际化管理和运营水平,为公司在国外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创造有利的条件。
针对目前关税风暴是否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影响,许昌智能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主要加速推进‘技术出海、标准出海、服务出海’三位一体战略,重点构建东南亚、中东、中亚三大海外业务增长极,持续完善全球化布局,不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直接影响。”
截至4月29日收盘,许昌智能股价为10.90元/股,总市值为18亿元。Wind数据显示,上市至今,许昌智能股价已大幅上涨125.82%,年化收益率为89.99%。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