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梁锋华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时表示,5G、AI、万物互联等基础技术持续突破,驱动汽车能力与价值不断迭代升级,由“助人”到“超人”的演进,由“单车智能”向“全时空智慧伴侣”的方向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是驾驶辅助的终极形态,驾驶辅助是实现“解放人”的关键。基于长安汽车天枢大模型+天域交互座舱技术底座,长安汽车针对未来数智工厂场景,提供多场景机器人产品矩阵;整合行业资源,建立设计-算法-模型-数采-验收研发体系,预计2028年将实现长安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研判驾驶辅助拐点,梁锋华认为,城区领航和记忆泊车“好用”是关键拐点,预计2026年开始进入L3,2030年实现L3普及和L4开局,实现全向、多维立体空间超安全,实现对人的释放,人人配司机、人人有司机。
据介绍,长安汽车在驾驶辅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成果。依托北斗天枢1.0,长安已量产四代自研平台,开发出智能巡航、遥控泊车、高速领航、手机挪车辅助、车外记忆泊车辅助、城区领航等核心产品。
2025年2月,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未来5年累计投入2500亿元,构建以天枢大模型为核心的具身智能架构,实现“智慧大脑”进化。
梁锋华透露,目前长安已经掌握经典驾驶辅助的核心算法能力,正在跨越式构建新一代驾驶辅助算法。他认为,在端到端驾驶辅助算法中,传统规则仍扮演着安全兜底的角色,尤其是在当前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无法覆盖所有复杂场景的情况下,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性能,防范AI安全风险。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