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劭辉 通讯员 王萍】不久前的一天上午10时许,农行洛阳关林支行营业厅内,一位身穿深灰色夹克的中年男子快步冲向柜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快!把我的银行卡限额调到50万,我有急用!”这声急促的声音,拉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阻击战”。
“服装采购”还是“朋友转账”?矛盾说辞露破绽
“您提额的具体用途是什么?”该行客服经理王浩南一边操作系统,一边按流程询问。客户攥紧手机,目光游移:“做服装批发,要给供应商打款。”见王浩南要求提供采购合同,他突然改口:“其实是转给朋友救急……”
反常的应答让王浩南瞬间警觉——系统显示,这张银行卡近三年仅有零星交易,但3月10日突然频繁出现1元、10元的小额测试转账。“账户活跃度与提额需求严重不符!”他立即向内勤行长陈淑婉汇报。
微信聊天现端倪:“无需多问,立刻提额”
“您说的供应商联系方式能提供吗?”面对陈淑婉的追问,客户支支吾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征得同意后,陈淑婉翻看其微信记录,一条3月10日的对话令人心惊——
“尽快提额!别问太多,按步骤操作!”
聊天记录中,一个微信号反复催促客户提交银行卡照片、验证码,并以“高收益理财”为诱饵要求转账。客户甚至按对方指令,拍摄了全部银行卡的正反面照片发送。
警银联动按下“止损键”
“这是典型的‘冒充投资’诈骗!”陈淑婉果断启动应急预案,一边以“系统升级”为由稳住客户,一边向关林派出所报警。5分钟后,民警赶到现场。调查发现,客户已向诈骗分子透露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且对“投资项目”深信不疑。
“他们说是内部渠道,稳赚不赔……”在派出所劝导室内,客户仍试图辩解。民警调出同类诈骗案例,逐条分析话术漏洞,经过数小时耐心沟通,客户终于醒悟,颤抖着手删除了诈骗分子的所有联系方式。
“三问二核一劝阻”织密防护网
“诈骗分子的话术每天都在升级,我们必须比他们更快一步。”陈淑婉告诉记者,农行洛阳关林支行通过“三问二核一劝阻”机制(问用途、问对象、问原因;核身份、核凭证;遇可疑立即劝阻),已拦截电信诈骗多起,今后将继续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