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2024成绩单:营收超千亿、净利润激增 519%,养殖成本再创新低
大河财立方
2025-03-19 21:26:00
2024年,牧原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75.43亿元,同比增长279.50%,资产负债率降至58.68%,较2023年末下降3.43个百分点,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3月19日晚,牧原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成功扭亏为盈,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发展态势。

降本增效,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9元/kg

2024年,牧原股份大幅降低生猪养殖成本,从年初的15.8元/kg降至12月的13元/kg,全年平均养殖成本控制在14元/kg左右。进入2025年,牧原股份进一步压降成本,2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9元/kg,成本管理优势更加凸显。

成本下降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饲料价格回落。玉米、小麦、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材料价格整体处于低位,作为生猪养殖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占比55%~65%),饲料成本的下降直接推动整体养殖成本降低。

二是内部管理与技术优化。牧原股份围绕600元/头的降本空间推进技术创新,目前进度已过半。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生产效率,缩小区域与场线之间的养殖成绩差距,强化生猪养殖成本管控能力。

随着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种猪育种、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持续优化,公司预计未来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在不考虑饲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牧原股份力争2025年阶段性达到12元/kg的成本目标。

科技赋能,推动生猪产业智能化升级

2024年,牧原股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投入达17.47亿元,研发团队达6486人,技术人员总数超1万人,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276项,为生猪养殖行业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育种方面,公司计划投入60亿元,构建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提升猪肉品质,努力找回儿时的美味。

在智能化领域,牧原股份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产业互联网,研发出5大类、30余种、200万套智能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各环节,包括智能环控、智能饲喂、智能巡检、猪群咳嗽管家、无针注射器等,提高养殖效率,优化猪群健康管理。

同时,公司搭建物联网管理平台,整合智能设备采集数据,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精细化管理300多家子公司、200多家饲料厂、1100多家养殖场和10个屠宰厂,实现全产业链的数字化高效运营,推动生猪养殖行业向智能化、可持续方向迈进。

迈入现金流收获期,回馈股东与员工

2024年,牧原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75.43亿元,同比增长279.50%,资产负债率降至58.68%,较2023年末下降3.43个百分点,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首次超过资本开支,标志着牧原股份正式迈入现金流收获期,为未来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回馈股东方面,公司始终坚持稳定的分红政策。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及回购金额已超220亿元。2024—2026年,公司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由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20%提升至40%。2024年前三季度已完成现金分红45亿元,全年预计分红总额达75.88亿元(待股东大会审议)。

此外,公司计划回购30亿~40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发员工活力。全年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合计85.88亿元,占净利润比重达45.38%。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分析称,牧原股份正站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公司过去依靠“防疫、猪价、资本”三大红利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国内低成本、大体量的生猪养殖龙头。如今,公司在资本端步入重资产回报期,资本开支低于折旧,财务稳健;在业务端进入“向内求”2.0阶段,成长性与价值属性同步提升,持续引领中国生猪养殖新范式。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