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更具突破性的种子,育好玉米“芯”|跟着“科技副总”去答题
大河财立方
2025-03-08 16:12:32
王利锋以新身份入驻企业,链接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有助于发挥双方优势,共同研发出更具突破性的玉米品种

编者按:

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当前,河南正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探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作为产学研融合的关键纽带,河南首批626名“科技副总”到企上岗,“最强大脑”与“市场触角”深度融合,为创新河南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推出“跟着‘科技副总’去答题”系列策划,解码河南以人才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司高妍 实习生 刘程】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科技副总’入驻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双方所长,让最新的科技成果得以高效产业转化,也可以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研发。”河南大成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成种业)“科技副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王利锋接受大河财立方采访时说道。

几年前,王利锋就曾与大成种业有过合作,但主要聚焦于具体科研项目,交流不够深入,合作不够紧密。“如今,王专家以新身份入驻企业,链接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有助于发挥双方优势,共同研发出更具突破性的玉米品种。”大成种业董事长李继军说。

育好玉米“芯”,做强种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让优异新品种从试验田走向田间地头,让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王利锋告诉记者。

2007年,王利锋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种质研究,至今已将近18年,其在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评、群体循环改良、全基因组选择、关键性状基因挖掘、优异新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他曾主持或参与国家或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选育审定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5个。

在此次正式被聘为河南首批“科技副总”之前,他已和河南技丰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大成种业有所接触。他们曾经联合申报了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玉米耐高温优异种质创新应用”和省重点研发项目“河南省玉米应用核心种质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从种质创制技术、优异种质共享利用、新品种选育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

除此之外,王利锋团队与大成种业联合鉴定筛选玉米新组合。

“我们依托大成种业多点鉴定平台,每年联合鉴定筛选玉米新组合,目前筛选出的部分优异新组合已经进入到试验审定阶段。”王利锋说,同时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联合开展了玉米矮秆、耐高温、籽粒脱水等目标性状的改良。

虽然已经有过一定的合作基础,但在王利锋看来,此次以“科技副总”的身份加入企业,相较于以往责任更加重大。

“以前与大成种业虽在项目申报和组合筛选上有所合作,但深度接触较少。现在要以新身份来到企业,需要与他们的研发体系、运营体系相磨合,我希望能够真正地给企业解决难题,帮企业‘答好题’,助力企业更上一层楼。”王利锋说。

王利锋表示,2025年主要计划是利用双方现有的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科企联合进行新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并在新品种开发及示范推广、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更好融合。

协同优势力量,一同创制出突破性玉米新种质

种业强不强,关键在品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

但要知道,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成功,要用8~10年的时间。对于育种企业而言,若想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就必须拥有高品质的品种。而高品质品种的诞生,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支撑,创新力是推动品种品质提升的核心动力。

据大成种业董事长李继军介绍,大成种业在科研方面有着深厚积淀,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和稳定的科研基地,在河南荥阳建有220多亩、海南三亚建有50多亩的科研试验站。另外在科研成果方面,目前公司已陆续审定或登记了40多个品种,其中白轴超大棒成玉668、红轴大棒成玉669、抗锈病耐盐碱新玉158、高抗南方锈病新玉889等国审玉米品种已成为区域主导品种,即将审定的YD8235、成玉221、新玉233等玉米品种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如今,王利锋博士以‘科技副总’入驻我们企业,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大成种业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加快育种的效率,更能实现企业自身优势与王利锋团队资源的有机融合,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从而培育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李继军说,以往很多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阶段,未能充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现在,科研人员走进企业,一方面能够使科研成果紧密贴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另一方面,对于河南种业的生物育种领域而言,这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因素,有助于带动整个育种行业向好发展。

李继军表示,大成种业在玉米抗南方锈病方面具有较强的育种优势,而王利锋团队在玉米耐高温种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今年他们双方将先从上述两大优势开始着手,进行资源之间的融合,努力一同研究出更优质的玉米新品种,为种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