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卖火锅就是卖食材,要有为顾客购买好食材的能力
大河财立方
2025-02-25 20:53:26
在杜中兵看来,食材价格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品牌能够为消费者去购买好食材的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实习生 刘程】2月25日,由巴奴毛肚火锅(以下简称巴奴)主要发起的“川渝火锅头牌菜——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举行。活动现场,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做主题分享,讲述巴奴在毛肚等食材上的创新与坚守,回应消费市场有关毛肚等食材、巴奴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关注。

故事线拉回2002年,巴奴率先采用天然“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制作毛肚,在行业内掀起了一场食材变革。

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并非巴奴创造,而是由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李洪军团队于1999年研发成功。李洪军在研讨会上介绍,在此之前,毛肚的涨发普遍使用“烧碱”,俗称火碱,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会导致毛肚出现强碱残留等食安风险,还会造成营养流失等问题。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从木瓜中提取的天然蛋白酶,用它发制毛肚,食品安全能得到保障,也能提升毛肚口感。”李洪军说道,“但最大问题是会增加成本,因此,当时少有企业愿意使用木瓜蛋白酶。”

但这项技术与巴奴的需求“一拍即合”。“卖火锅就是卖食材。”杜中兵说道,巴奴成立的初心,就是做一个能给家人、朋友吃的安全健康的火锅。“现在有人说巴奴贵,实际上以前的巴奴也不便宜。”杜中兵自我调侃道。

2002年是巴奴创立的第二年,当时的火锅食材市场尚未规范。“有顾客会问,为什么别家的毛肚一盘8两卖12块,巴奴的毛肚一盘4两卖到18块?因此,我们就一遍一遍讲产品故事,告诉顾客食材为什么好。”杜中兵回忆。后来的事情很多人知道,毛肚发展成了巴奴消费者心中的“头牌”菜,甚至推动它成了整个川渝火锅市场上的“头牌”。

在杜中兵看来,食材价格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品牌能够为消费者去购买好食材的能力和供应链能力。“我们研发一道菜品,有时候需要推动一条产业链的革新。”比如,时令性极强的鲜冬笋。第一年,鲜冬笋在巴奴只能销售6个月,第二年变9个月,第三年就成了365天供应产品。其背后,是巴奴花费3年时间,在全国优质原产地寻源,重构鲜笋产业链。

杜中兵称,巴奴打造了以“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能当天不隔夜”为核心的第三代供应链,让食材的保质期尽量短。到今天,供应链仍在升级,为了践行这三句话,巴奴门店甚至取消了冷藏库,5大中央厨房每日配送冷鲜食材到店。

“不要以标准化为导向,而是以极致美味为导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妥协。”杜中兵在最后说道。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