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2月13日至14日,开源证券2025年春季上市公司见面会暨春季投资策略会在上海召开。据悉,本次春季策略会开源证券邀请了500多家优质上市公司,设置大类资产配置、量化投资、红利成长、AI创新、消费复苏、出海机会六大主题论坛,全面解读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热门话题、产业升级新机遇。
“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中国宏观经济‘以我为主’,韧性犹存,有待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展望2025年宏观经济形势,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在演讲中表示,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等,指向2025年“宽货币、宽财政”会更加显著,降准降息或适时落地,财政方面有望扩张,包含一般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的广义赤字率或将突破8%,消费政策也将加码。
同时,何宁认为,在科技创新方面,下一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对应的科技方向具备确定性,比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具身智能、半导体等,全要素生产率或迎来新一轮上行;地产、化债等风险也将逐步有所缓解,地产量价数据将有所改善,化债资金会有序下达。
在投资策略上,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表示,2025年国内要素呈现三大镜像:一是从低通胀到温和通胀;二是从经济低预期到经济超预期;三是股市方面,从风格的极致(机会集中)到风格的分散(机会丰富)。
“2025年应坚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预期,财政的重心在扩大内需;货币端‘宽信用’重于‘宽货币’。三大镜像之下A股将进入牛市第二阶段。”韦冀星指出,下一阶段,投资策略的主导驱动因素将从政策博弈转向基本面,强调寻找预期差作为投资机会,建议从AI+赋能、化债缓解下的消费、成本改善驱动、业绩超预期4个维度挖掘基本面预期差。
在行业配置上,韦冀星提出四大投资主线和一个中长期底仓。四大投资主线包括,科技成长板块:涵盖AI+赋能、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卫星;消费“政策+内生复苏”:涵盖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成本改善驱动,涵盖养殖、航运港口、航空机场、饲料、电力、小金属;出海结构性机会,涵盖关税扰动缓解下的预期差(如家电、汽车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一个中长期底仓是指:关注沪深300增强、央国企红利蓝筹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对于债券市场,当前‘长端-短端’的期限利差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开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曦在演讲中提到,未来债市收益率继续上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资金持续收紧;二是宽信用和宽财政双重发力,推动基本面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策略会的亮点,开源证券《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蓝皮书》(2025版)现场发布。这已经是开源证券连续第三年发布《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蓝皮书》。
开源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开源证券厚植北交所、新三板业务,持续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综合服务。“自2023年发布业内首份《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蓝皮书》以来,开源证券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希望能为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