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培育壮大粮油、畜牧、特色果蔬等产业集群”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月19日,省人大代表、祥符区委书记张红军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两会,他带来两份建议,其一是建议支持花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二是建议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比例。
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和招商力度,推动祥符花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开封市祥符区地处黄河中下游,黄河水、沙土地,光照充足,气候温和,独特自然条件下,该区种植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入口香、脆、甜,蛋白质、谷氨酸含量高,是多种食品、饮品和油品的优质原料,食品、医药、工业用途广泛。
此外,“开封县花生”还在2017年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2年,祥符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功通过省级、市级花生现代产业园验收。
据悉,目前全国80%的商超都有祥符花生产品在销售,麻辣小花生更是成为十几个国家的航空专用食品。
“祥符区种植花生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花生生产基地和全国花生生产重点(县)区。”张红军介绍,祥符区每年花生种植面积都在60万亩以上,而整个开封市花生的年种植面积更是高达180万亩。
如何更好利用现有花生产业基础,更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摆在祥符区面前的一道重要的必考题。
“目前,祥符区的花生产品涵盖花生油、花生酱、油炸花生、花生奶和花生蛋白等产品,以‘花生’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叫响‘开封县花生’品牌。”张红军介绍,围绕“小花生、大产业”,在现有龙大食品和花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祥符区正积极申请国家级花生产业园、打造中原花生集散中心和花生生产基地。
“此外,作为祥符区的龙头企业之一,开封龙大花生油目前产值近25亿元,2024年又新建并投产两条生产线,该公司今年有望实现产值超50亿元,是全省单体花生油生产产量最大的企业。”谈及辖区花生产业最新进展,张红军如数家珍。
本次两会期间,张红军建议立足祥符区花生产业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我省花生食品产业新集群,支持开封花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更好支撑花生种植户增收、打造河南花生食品产业强省。
坚持“三个三”稳固产业根基,塑造祥符区产业新优势
记者注意到,在推动以花生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壮大的同时,祥符区也在围绕高端化工和智能制造,持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和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根据工作安排,2025年,祥符区将深入实施制造立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高端化工、智能制造、现代食品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健全产业体系,形成配套优势、集群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塑造产业新优势。
张红军表示,重点是要做好“三个三”,培育壮大高端化工、智能制造和现代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培育煤化工、仪器仪表和花生加工三大产业链条,做实做强晋开化工、开封龙大花生油和青天伟业流量仪表三大龙头企业。
在高端化工方面,祥符区将以晋开集团为龙头,以化工新材料、氢能利用等产业布局为重点,发展壮大高端化工产业,加快推进晋开集团三期、秦风气体、杭氧空分等项目建设,打造产值超300亿元的全链条煤化工产业集群。
在智能制造方面,支持宏达拨叉、黄河钢构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提质增效,鼓励青天伟业仪表、华邦仪表等仪器仪表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产值超20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在现代食品方面,除了全力培育花生产业集群,祥符区还将依托开封龙大,加大现代食品产业扶持力度,全力培育肉鸡产业集群、饲料加工企业集群、休闲食品加工企业集群等,不断提升现代食品加工产业整体竞争力,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突出龙头带动能力,祥符区将积极谋划,培育晋开集团成为产值超100亿元、位居全国前三的合成氨化肥企业,助力开封龙大植物油成为产值超30亿元、单体产量全省最大的花生油生产企业,力争将青天伟业仪表培育成产值超10亿元的仪器仪表行业龙头企业。
张红军介绍,目前青天伟业仪表发展稳健,企业自身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封市仪器仪表行业的领军企业。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经济的命脉。”张红军表示,下一步,祥符区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培育三大主导产业、三个产业链和三个龙头企业,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协同推动招商引资,坚持企业为上,打造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优秀企业在祥符区落地生根,不断壮大。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