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每日热点一手掌握
立方债市通
【立方债市通】河南AAA省管企业达13户/2025年首批地方债今日发行/90亿债务融资工具额度核减、注销
大河财立方
2025-01-13 20:30:00
第 298 期
2025-01-13

 

焦点关注
河南省管企业2024年兑付债券1367.1亿元,平均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1月13日,河南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提到:省管企业AAA信用评级达13户,平均融资成本大幅下降;省管企业2024年兑付债券1367.1亿元;截至2024年底,省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5.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新低。

展望2025年,河南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再提速。河南钢铁集团要推进全省产业整合做实千亿级冶金产业集团。联合组建中信装备集团打造国际一流装备制造企业。重组河南国际集团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窗口。整合相关资源组建低空经济公司、数联物流公司,做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子公司。

组建低空经济、数联物流公司!河南国资2025年工作重点来了→
债市又现“小作文”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央行正联合证监会与中金所着手彻查国债期货存在的违规交易和涉嫌操纵国债期货的违规行为,同时要求中金所配合提高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意图为国债期货资金炒作降温。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上述消息并不属实,系债市众多“小作文”之一,更不存在“央行要求中金所配合提高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的情况,交易所对各品种的交易行为一直都是从严监管的。

债市又现“小作文” 央行并未要求中金所配合提高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
2025年首批地方债今日发行!全年发行节奏预计快于2024年

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即将开始发行。根据湖北省财政厅、青岛市财政局发布的有关通知,湖北、青岛两地将于1月13日发行专项债券,这是今年最先发行的地方债。“湖北省和青岛市将于1月13日发行地方债,拉开2025年地方债发行序幕,2025年地方债的发债时间较2024年(1月17日)有所提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预计将快于2024年。

宏观动态
潘功胜:优化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延长结算时间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支持债券通债券作为香港金融市场合格担保品。前期,我们已宣布支持境外机构可使用债券通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这项业务将于今天正式上线。后续我们将支持债券通债券作为合格担保品在香港金融市场得到更广泛使用。优化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并延长结算时间。后续还将有序扩大投资者范围,增加更多托管银行。

全文来了!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国办:允许地方安排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文化和旅游类项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领域“两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允许地方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支持各地统筹用好各渠道资金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国办: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
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进一步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

1月1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的新措施,主要涉及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债券通“南向通”优化扩容、发展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抵押品的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香港场外结算公司(OTCC)的履约抵押品、两地支付便利以及大湾区金融便利六个方面。

区域热点
河北省:去年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221.9亿元

1月13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河北会堂开幕。河北省省长王正谱作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202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债项目引领投资增长。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221.9亿元、居全国首位。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居全国第1、第2位。

南昌市今年将统筹安排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专项13.2亿元

1月12日,南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南昌市财政局局长邓峰向大会作《关于南昌市2024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市和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统筹安排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专项13.2亿元。加大对县(区)转移支付力度,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增加县(区)结算补助安排1.3亿元,总量达12亿元,增长12.1%,增强基层财力保障能力。

发行动态
中原豫资控股集团拟发行45亿元小公募,获上交所反馈

近日,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反馈。该债券拟发行金额45亿元。经中诚信国际综合评定,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次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

河南一国企拟发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ABS,已获上交所反馈

1月13日消息,河南豫资公租房第1-10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交所反馈。本期债券拟发行金额20亿元,品种为ABS,原始权益人为河南省豫资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管理人为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济源投资集团拟发行11.95亿元公司债,获上交所受理

12月13日消息,济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次)获上交所受理。债券拟发行金额11.95亿元,承销商/管理人为华金证券、五矿证券。2024年3月18日,经中证鹏元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为AA+,展望稳定。

债市主体
洛阳文旅集团成立数字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96亿元

1月13日消息,洛阳文旅数字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日前在中基协备案。该基金出资额1.96亿元,其中洛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出资1.95亿元,占比99.49%;上海源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占比0.51%。

南阳市卧龙区众益城投集团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

近日,南阳市卧龙区南阳众益城乡建设投资集体有限公司荣获AA主体信用评级。此次评级由国内主流信用评级机构中证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确认“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债市舆情
交易商协会核减、注销90.39亿元债务融资工具额度,涉及14家公司

1月1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核减、注销14家公司中票、超短融、短融额度,金额合计90.39亿元。

具体来看:

1月3日,将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期票据3.7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2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6.3亿元;

1月2日,将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期票据1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12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1亿元;

1月2日,将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期票据0.13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12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1.87亿元;

2024年12月31日,将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期票据16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2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4亿元;

2024年12月30日,将南通市崇川国有资产经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期票据0.1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10.5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0.4亿元;

2024年12月26日,将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超短期融资券3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注销;

2024年12月24日,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期票据0.41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5.2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4.79亿元。

2024年12月23日,将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中期票据0.10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6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59.90亿元。

2024年12月23日,将光大嘉宝股份有限公司中期票据3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19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6亿元;

2024年12月20日,将徐州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期票据0.9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2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9.1亿元;

2024年12月20日,将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期票据13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4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27亿元;

2024年12月20日,将中核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超短期融资券26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3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将义乌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短期融资券15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注销;

2024年12月19日,将乐清市国有投资有限公司短期融资券4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10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6亿元;

2024年12月11日,将济宁高新城建投资有限公司中期票据4.05亿元注册金额予以核减,原注册金额17亿元,剩余有效注册额度12.95亿元。

市场观点
中信研究:预计2025年赤字率或将提高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4.5万亿左右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通过对2005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复盘,我们发现,降息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对债券及权益市场的利好显著,其中债券市场通常会在正式降息前便交易并消化降息预期,而权益市场方面,降息对大盘权重股的利好更为明显。考虑到居民、企业等私人部门的需求通常具有“顺周期”特征,因而在整体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财政的“逆周期”属性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也更为明显。

展望未来,全方位扩大内需依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财政扩张、货币宽松料将是后续政策的整体思路。财政方面,我们预计2025年赤字率或将提高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4.5万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用于“两新”的规模翻倍;货币方面,我们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实施降准降息,央行国债买卖规模抬升,创新类政策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