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逐步置换高成本贷款,未来会持续开拓融资渠道
大河财立方
2024-11-29 10:00:51
对后续猪价保持谨慎乐观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11月27日—28日,牧原股份在上海参加中信建投证券策略会、在深圳参加天风证券策略会,及时传递公司最新情况,就最新投资者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一一回应。董事会秘书秦军、证券部负责人毛劲仪、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以及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孟琪,参与此次交流活动 。

此次策略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共有64位来自不同机构的投资者参与。

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约为120亿元

在回应投资者关于牧原股份600元降本空间进展的询问时,公司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据悉,牧原股份在2022年6月首次在内部提出了600元的降本目标,当时公司的生猪养殖成本大约为16元/公斤。然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优化,到今年10月,养殖成本已经成功降低至13.3元/公斤。这一显著的成本降低,得益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显著提升以及饲料价格的下降,目前600元的降本目标已经完成了超过一半。

“这600元的降本空间,是牧原股份各业务部门在与世界领先水平进行对标后,在饲料管理、种猪选育、健康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所发现的成本下降潜力。”上述负责人表示,为了持续推动降本工作,公司未来将继续对标学习,深入挖掘每头猪的生长潜能,并围绕这600元的降本目标进行技术创新。公司将加大在生猪育种、营养研发、疫病防控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期实现更大的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

同时,在谈到公司的资本开支规划时,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牧原股份预计全年的资本开支将约为120亿元。截至前三季度,公司已经投入了101.65亿元的资本开支,其中用于猪场设备的新增和升级改造的支出有所增加,这主要是为了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以及推广智能化设备。当前,公司的经营策略已经转变为稳健增长,因此从长期来看,资本开支将呈现出下降趋势。未来,具体的资本开支规模将根据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经营情况来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头部银行授信占比提升,

逐步置换高成本贷款

在谈及牧原股份当前的负债结构及融资成本时,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详细解释。

上述负责人指出, 当前公司负债中,银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贷款占比较大,这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般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要求企业匹配和贷款金额足够的抵押物,而生猪养殖企业的资产主要为生猪和猪舍,生猪作为活体资产难以确权,猪舍主要建于租赁集体土地,金融机构普遍将其视为非有效抵押物,因此公司主要使用短期借款,导致整体债务中短期借款比例相对较高。

“不过,今年以来,公司不断优化合作银行结构,头部银行授信占比提升,并且逐步置换高成本贷款,因此整体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存量贷款加权平均成本降至4%以下,合作的大型银行贷款利率基本不超过当期LPR。未来公司会持续开拓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多种融资工具,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基础上改善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记者注意到,为了进一步提升融资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牧原股份还在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就在26日,牧原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一项议案,决定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包括新设立或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总计不超过1300亿元的授信额度。这一举措将根据公司及子公司的实际资金需求来确定具体的融资金额,以满足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此外,公司还计划于2025年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融资额度合计不超过30亿元,融资期限最长可达12年。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为公司的日常经营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对后续猪价保持谨慎乐观

关于牧原股份中长期的出栏规划,相关负责人指出,公司当前秉持稳健发展的原则,在确保财务稳健和现金流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生猪出栏的增长节奏。在出栏规模方面,公司现有在建项目和土地储备充足,将依据市场行情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逐步推进建设进度。

此外,随着生猪养殖行业从资本驱动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公司更加注重养殖成本的降低。在现有规模基础上,通过降低养殖成本,公司将迎来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为此,公司将着力提升内部生产和管理效率,深入挖掘成本潜力,以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对于后续猪价的判断,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呈现出新的特征,价格波动与以往有所不同。作为行业的一员,公司并不过度预测猪价,而是专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坚持稳健、连续的生产策略,并不断创新以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建立低成本优势,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挑战。

在谈及公司当前的人员数量及人效提升情况时,上述负责人介绍,过去几年间,随着公司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满足发展需求,公司人员数量也相应增长。然而,近两年公司不断加强人员管理,优化薪酬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人员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公司人员储备充足,员工人数保持相对稳定。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