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企改革和监管工作视频会议12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讲话。
张国清指出,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安全支撑能力。要“一企一策”完善国企考核评价制度,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引导国企切实把主责主业饭碗端稳端牢。要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国企进一步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究制定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提出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规划》明确,到2026年年底,全省算力基础设施标准机架数达到35万架,平均利用率达到70%以上,算力规模超过120EFlops,智算、超算等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90%,形成10个以上算力规模达到E级的大型算力中心。
同时,《规划》提出,统筹推动“通算+智算+超算”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郑州市(含航空港区)为核心,洛阳、鹤壁、商丘、信阳等市为区域增长极,各地多点配套发展的“一核四极多点”总体布局,引导算力中心集约建设。
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对此,大河财立方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业内专家,共话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背后的力量。1000万辆背后,河南亦有贡献,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抢抓机遇、弯道超车,河南跑出新“汽”势。今年郑州新能源汽车前9个月的产量,已超过去年整年,预计全年将接近70万辆。来自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至9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40.1万辆,占全省汽车整车产量的47.7%,同比增长140.5%,大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11月13日,郑州光朴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光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现场签署基金合作协议,标志着郑州航空港区在新能源产业投资和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该基金由航空港科创集团、郑州航空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光朴创投共同发起成立,总规模2亿元。基金管理人为光朴创投,重点投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相关硬科技领域。
经济日报文章称,低空经济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有市场需求优势,也有产业基础优势。应统筹发挥新能源汽车和无人机产业的基础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具有引领优势,与无人机产业在技术上有一定共通性。两个产业都面临能源续航、安全保障、通信可靠性等问题。智能网联技术既可以应用于汽车,实现车联网、自动驾驶等,也可以应用于无人机,实现远程操控、自主飞行、集群飞行等。
“无人机+汽车”一体化发展,不仅能共享新技术,攻克共同难题,还将有助于建设空地一体立体交通网,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向空中要发展,低空经济被寄予厚望。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更需提前规划、统筹布局,避免一哄而上,立足已有优势,才能释放潜能、振翅高飞。
“‘新质生产力’只有五个字,但是内涵非常丰富,它要求我们重视生产力问题、重视新质生产力问题、重视科技创新问题、重视产业升级问题,特别是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抢占制高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在“2024(第五届)科创先锋大会暨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圆桌会议”上表示。
张占斌提到,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要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他表示,希望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能不断地深化改革,创造一个好的生产关系。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朱克力日前发文指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不仅仅是来自技术的突破,更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从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到应急救援、环境监测,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不断催生新业态。例如,深圳等城市已经推出了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将低空物流的应用场景从理论推向了现实。而低空旅游则成为一种全新的时尚旅游体验方式,海南三亚、广西桂林等地相继开放低空旅游项目,让游客们得以从空中俯瞰美丽的风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志勇日前发文指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举国上下,已是共识。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有利条件,可以从地方实践、政策实践、理论实践三个层面来理解。
对于任何地方来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都意味着未来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因此,即使对于发展这两类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方,仍然不能简单地放弃,而是要努力寻找两类产业中本地可能的对接点。
政策层面的推动,是给各类经营主体塑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尽可能弥补市场的缺陷。而从理论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绝不能建立在什么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样的乱象上。更有针对性地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是正确的做法。
11月13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珠海召开。该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牵头,联合航天科技、中国航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星网、中国商飞、中国航信7家央企集团共同组建。
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王浩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会议强调,要抓紧细化完善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和2025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明晰中长期和当前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要适度超前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加强对大模型、数据、算力、场景、平台等建设的统筹,营造与创新浙江建设相适应的软硬环境。
截至11月7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10只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中,已有8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进入投资期。
首批8只基金总规模396亿元,包括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新型电力产业专项母基金各60亿元;苏州高端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各60亿元;无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50亿元、40亿元;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50亿元、扬州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16亿元。目前,缴款73.34亿元已到位,剩余母基金计划于年底前完成备案。
11月14日,亿航智能宣布,与欣界能源、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低空经济电池能源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高能量固态电池取得重大技术突破。EH216-S搭载该电池成功完成单次不间断飞行测试,达到48分10秒,适用不同飞行需求,续航时间显可著提升60%—90%。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