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王宇 上海报道】10月24日,吉比特发布三季报。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下降1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下降23.82%。
对于第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的原因,吉比特表示,主要系本年第三季度《问道》端游、《问道手游》及《一念逍遥(大陆版)》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均有所减少。
同日,吉比特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44亿元,拟分红金额已超过第三季度净利润。
营收净利润双降,分红依然大手笔
2017年,吉比特登陆资本市场,因良好资本市场表现和营收状况,一度被称为“游戏界茅台”。
但是从2022年起,吉比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营收也从2023年开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2023年,吉比特实现营业收入41.85亿元,同比减少19.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5亿元,同比减少22.98%,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
彼时,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吉比特表示,主要系《问道》端游营收同比持平,《问道手游》和《一念逍遥(大陆版)》营收同比均有所减少,同时吉比特的新游戏对营收贡献相对有限。
而在今年三季报中,吉比特对于业绩下滑的解释与之前非常类似。前三季度,《问道》端游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有所增加,《问道手游》和《一念逍遥(大陆版)》营业收入、发行投入及利润同比均有所减少;2023年12月上线的《超进化物语2》《皮卡堂之梦想起源》两款新游戏开始贡献增量营收及利润,但吉比特并未公布具体占比;同时,截至本期末,吉比特境外游戏业务(考虑研发成本)整体尚未产生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吉比特近年业绩持续承压,但是分红却一直相当豪爽。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上市以来,吉比特已经累计分红10次,现金分红金额累计达到56.2亿元。
此次公告的第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是2024年以来吉比特的第2次分红,也是上市以来的第11次分红,分红实施后,吉比特现金分红金额将累计达到57.64亿元。
“尽管吉比特的高分红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压力,但考虑到其过往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这一策略暂时并未对其财务稳健性构成显著挑战。”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然而吉比特需要持续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确保分红政策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针对相关问题,记者已经向吉比特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老游戏已显颓势,新游戏未见起色
今年前三季度,吉比特累计营业收入为28.18亿元,而《问道》端游、《问道手游》《一念逍遥(大陆版)》三款游戏总流水金额就达到29.72亿元。
总流水指的是玩家充值支付的金额,公司营业收入与总流水之间的差额主要由运营商分成、相关税费、玩家未使用道具等原因产生。由此可见,《问道》端游、《问道手游》《一念逍遥(大陆版)》三款游戏正是吉比特的收入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游戏都已上线多年,有的已经进入游戏生命周期的中后期,有的正在经历玩家流失、流水下降的尴尬。其中,《问道》端游已经上线18年,《问道手游》已经上线8年,最年轻的《一念逍遥(大陆版)》也已经上线3年。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游戏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吉比特在近三年还未推出新的拳头产品,这说明该公司在游戏开发上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
今年,吉比特陆续推出的几款新游戏均未在市场掀起水花。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吉比特上线的《不朽家族》《神州千食舫》《航海王:梦想指针》,虽然贡献了增量收入,但产品仍未实现盈利。
3月27日,吉比特旗下自研游戏《重装前哨》(《Outpost:Infinity Siege》)在Steam上发售,定价88元。上线后,《重装前哨》因画面卡顿、剧情冗长等问题导致口碑不佳,一度对销量产生影响,不过经过调整,近期口碑有所好转。
国内游戏业务面临业绩下滑的窘境,吉比特的海外游戏业务也面临着考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吉比特上线了《飞吧龙骑士(境外版)》《Monster Never Cry(境外版)》《Outpost: Infinity Siege(Steam国际版)》等产品,境外营业收入合计3.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57%。但截至本期末,境外游戏业务(考虑研发成本)整体尚未产生盈利。
此外,随着业绩持续下滑,吉比特在今年2月也被剔除MSCI中国指数(由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编制的跟踪中国概念股票表现的指数)。
老产品营收下滑,新产品中规中矩,海外业务也未见起色,有着“游戏茅”之称的吉比特仿佛陷入了“中年危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吉比特未来的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虽然短期内该公司面临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压力,但吉比特在游戏行业的长期运营经验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不过,吉比特也需要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