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援疆,谱写“冰与火之歌”| 五千里路援疆记④
大河财立方
2024-09-04 10:28:00
谈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盛伟表示:“实现人才本土化,哈密还需要一所大学。”作为第十批、第十一批的“二度”援疆人员,他表示助力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职业本科大学,是他此次援疆的重点任务。

编者按 | 产业是富民兴疆的根基。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团队进疆以来,充分发挥河南产业优势, 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一系列工作,重“输血”更重“造血”,重支援更重合作,多策并举助力当地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月2日起,大河财立方推出“五千里路援疆记”系列报道,聚焦科技、新能源、农业、文旅等多领域产业援疆的新成效、新做法。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煤”飞色舞,风光无限,哈密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区,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量的八分之一、居全疆第一位。

“河南的很多煤矿深入到地表五百米以下,工人的工作区域会受到地热影响,所以需要在井下安装‘空调’降温。我想,哈密有这么多矿藏,在这里推广效果一定很好。”2020年,河南理工大学援疆干部、哈密豫新产业研究院院长盛伟带着自己研发的矿井降温机组,满怀信心地来到哈密,但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这里的煤炭资源太丰富了,都是露天矿,直接用推土机就可以推出来。”

面对挑战,这曲“冰与火之歌”该如何“演奏”?

矿井降温机组“爆改”农产品冰鲜库

哈密,不仅是煤炭的宝库,更是创新与合作的热土。盛伟表示:“虽然矿井降温机组在露天矿的直接应用受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技术价值的终结。总会有办法将这项技术融入哈密的能源开发与利用之中。”

很快,他便发现了制冷技术的新用途。新疆当地产出的哈密瓜、葡萄、白杏等水果颇负盛名,但受限于田间地头的电力和冷藏技术不足,新鲜水果的保存期往往不到一周。为此,盛伟团队自主研发了新能源可移动式冷库,该冷库融合了220伏电压和太阳能供电系统,有效解决了田间地头的用电难题,大幅延长了特色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期,最长可达六个月。目前,该产品已与哈密建设集团天之丰公司合作量产。

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科研助理麦尔祖克江·巴衣孜表示,“新能源移动冷库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果蔬产品的储存问题,实现农产品的增值。现如今,环保型移动冷库的制造和应用在哈密都已落地,为哈密科研成果转化做出了贡献。”

盛伟还透露,他们正在探索更多跨界应用,如能源装备再制造技术,已经尝试成果转化,在风电叶片、风电主机等领域扶持了几家企业。特别是在制冷空调再制造领域,他们依托行业协会制定了31项行业团体标准。接下来,哈密豫新产业研究院将继续清晰定位、夯实基础,力争在能源领域取得更多新成果。

“0”的突破,哈密首个科研机构诞生

“科技创新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哈密作为能源丰富的城市,建立起一个体系完备的科研平台至关重要。”盛伟强调道。

2020年,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应运而生。这是河南援疆的重点建设项目,围绕哈密地方能源产业发展需求,研究院提出了能源装备、能源化工、能源材料三个特色方向。依托哈密区域的资源优势、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地缘优势,以及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才技术优势,研究院致力于能源领域科技项目开发、社会服务和高级人才培育。

“目前,研究院已经建立了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孵化器、加速器、离岸创新基地建设等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并承担完成了多个行业的关键技术难题。”盛伟进一步介绍道。

截至2023年底,已有14名河南理工大学援疆专家主持或参与研究院的基础建设和科研运营工作,并带动了100余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等科研人员参与研究院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他们从0开始,在戈壁滩上秉承着一批接一批干、一代接一代干的精神,前仆后继,攻坚克难,最终将研究院建设成为自治区级新型研发机构,使哈密市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真正推动哈密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就必须培养一支过硬的本土化团队。”盛伟说。目前,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在能源装备、能源化工、能源材料方向上逐步形成科研特色和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通过科研队伍的带动,已培育多名人才和团队,助力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培育科研团队13个,涉及科研人员40余名,逐步有效地实施了人才本土化战略。

“我来自比较偏远的牧区,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毕业后我有幸留在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工作,老师还为我争取来河南理工大学进行深造学习的机会,真的非常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1999年出生的维族小伙麦尔祖克江·巴衣孜,是盛伟培养出的哈密首批本科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后成为盛伟的科研助手。盛伟表示,有信心将他培养成自治区能源领域的科技新星,并继续与他深入交流交往交融,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哈密典范。

“豫哈在人才政策上现在是‘双向奔赴’。”盛伟介绍道,2023年,哈密市发布设立5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实施10项重点人才工程、推动人才政策改革创新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多项“真金白银”的补贴、补助,为科技援疆中的人才本土化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谈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盛伟表示:“实现人才本土化,哈密还需要一所大学。”作为第十批、第十一批的“二度”援疆人员,他表示助力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职业本科大学,是他此次援疆的重点任务。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分享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