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河南省委科技委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省实验室、智慧岛、科学实验装置建设等工作。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会议听取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淇河实验室筹建方案汇报,这预示着河南或将“上新”3家省实验室。会议指出,把推进省实验室建设作为在新赛道新领域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的具体举措,坚持“四个面向”,边建设边科研边聚人才边出成果,聚力开展原创性变革性迭代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刘烈宏表示,培育数据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从应用成效看,数据与业务融合更加紧密,推动实现效率提升、流程再造、组织重塑,深度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据产业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相关数据。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利润增长。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8%,大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引领作用明显。
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6%、16.0%、9.2%,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9月23日正式发布中证A500指数。截至2024年7月,指数样本总市值约40万亿元,市值中位数约320亿元。指数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且纳入更多新兴领域龙头,工业、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医药卫生行业合计权重约5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加速向主体能源迈进,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转型提供坚强支撑,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支撑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8月27日,谈到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旅新发展,鹤壁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逯永红表示“在文旅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强化特色品牌培育,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其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培育高效能的生产力。”逯永红介绍,鹤壁市通过丰富文旅业态、推进精品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化创意的产品体系,把人文遗迹“串”起来,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树立特色文旅品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多个文化地标。发展“智慧+旅游”模式、“影视+文旅”模式、演艺+旅游”模式、“商业+文旅”模式、“康养+文旅”模式等。
8月29日消息,安阳市发布《扎实推进下半年经济稳进提质向好若干措施》,共提出8方面37项措施,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质的突破,其中提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能源整车、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建成克能锂离子电池二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线束技改等项目。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加快建设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建成5G泛在低空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积极申建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
8月27日消息,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聚焦主导产业强链扩链和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做实做细产业图谱、企业图谱、技术图谱、供应链图谱、人才图谱,精准招引一批头部优势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豫东南高新区要拉高标杆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大健康、信息技术产业上与发达地区协同发展,紧盯行业头部企业招大引强,力争下半年再落地10个以上符合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历史性需要。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新要求出发,全面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人才、金融等体制综合改革,从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切入,有利于加快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第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第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第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8月28日,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具身智能是本体与智能体的结合,未来有望在各行各业中落地,发展前景广阔。报告中,我们将人类技能分为多个细项的不同类元任务,结合具身智能产业的进步以及各行业各元任务需要分配的就业人员对应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分析,我们预计,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35万台,市场空间有望至581亿元人民币,2024-30E CAGR均有望超过250%。
8月26日消息,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印发《上海市“风光同场”海上光伏 开发建设方案》。其中明确,2024年,启动首轮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首轮竞争配置项目作为上海市保障性并网项目,纳入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由市电力公司保障并网消纳,鼓励投资主体按需配置储能。2025年,开展其余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和开发建设。投资主体配套建设新型储能装置,出力不低于海上光伏装机容量的20%(额定充放电时长不少于2小时)。新型储能可通过自建、合建或容量租赁的模式实现,与海上光伏同步建成并网。
贵州省委书记徐麟8月28日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贵州将围绕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持续优化数字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以数字生产力为突破口加快发展贵州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竞争力强的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做优华为云等龙头企业产业生态,加快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8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介绍,朝阳区全力构建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区现有、在建、规划的各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园区和平台41个,在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企业均已实现产业链全覆盖,互联网3.0企业超1200家。接下来,朝阳区要高标准建设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和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深化“数据要素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和“数据要素×”行动,加快大模型行业应用,依托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打造具备全栈国产化服务能力的“AI工厂”。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