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区官宣加入!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郑州进展如何?
大河财立方
2024-08-22 19:43:04
发展微短剧产业,郑州高新区有何基础?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程帅星】8月21日,郑州高新区召开2024年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总结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安排下半年重点任务。大河财立方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表示,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招引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微短剧产业集聚地”。

当前,微短剧在互联网“爆火”,带动微短剧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郑州抢抓发展机遇,成为热门的微短剧制作基地,被戏称为相对于影视基地横店的“竖店”。记者注意到,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等在微短剧产业发展上已有“动作”,高新区此番加入,无疑为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添上一把“火”。

发展微短剧产业,郑州高新区有何基础?

2024年进入“下半场”,拼经济、谋发展,成为各地的主旋律。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半年工作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郑州高新区GDP实现307.3亿元,同比增长3.1%。超硬材料、智能传感器产业、算力等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及下半年重点,郭程明表示,高新区一方面要持续凝聚主导产业优势,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其中,利用中原广告园等园区产业发展优势,聚焦“微短剧+”理念,支持天桥短剧等重点企业发展,招引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微短剧产业集聚地。

发展微短剧产业,郑州高新区有何基础?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天桥短剧成立于2012年,最初从事新媒体和付费小说业务,2022年转型主打微短剧业务。是一家集剧本制作、短剧拍摄、短剧投放等业务为一体的短剧孵化公司,团队成员已超300人。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产出短剧1000余部,每月持续输出新剧,活跃用户位居行业前列。

位于郑州高新区枫杨园区的中原广告产业园是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其重点产业包括新媒体行业与动漫、影视、游戏等。截至目前,中原广告产业园已有包括“天桥短剧”在内的文化创意及相关行业企业150多家,其中文创及数字创意类企业占入驻企业总数的88.46%,已初步显现数字文创产业的集聚效应。

郑州微短剧规模已现,多区跟进

微短剧产业,正在郑州市迅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通过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通过播出的“竖屏”短剧行业中,西安、郑州、横店位居全国前三。大河财立方记者查询此前报道了解到,在郑州市580多家获批的文化传媒公司中,专门从事网络影视剧制作、拍摄小程序剧为主的就有290多家。

郑州市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活动、政策,扶持微短剧产业不断壮大。今年5月,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印发《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扶持剧本创作、奖励优秀作品等方式,支持微短剧产业做大做强。争取到2027年,将郑州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

5月18日,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行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河之南·游郑州”主题创作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日活动启动仪式,探索文旅与微短剧融合的路径,提出以短剧热为引擎,驱动文旅热的浪潮,推动郑州众多取景地“借剧出圈”。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了解到,目前,郑州多个区已在布局微短剧产业。

郑州航空港区,不仅有园博园、苑陵故城等热门微短剧拍摄地,并打造了占地近17000平方米聚美竖屏电影基地,可以满足至少十个剧组同时在此拍摄。

郑东新区聚集了一批微短剧创作企业,因为坐落有“大玉米”“双子塔”等地标性建筑,该区也成为“现代都市剧”的热门拍摄地。例如,位于郑东新区的海汇港此前发文称,在海汇港遇见剧组就像吃饭一样简单。明明只是去楼下买个咖啡,却误入拍摄现场,成了真的“路人甲”。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郑州正在起势。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