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大讯飞、优必选高管:机器人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人才如何培养?
大河财立方
2024-08-22 17:34:20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预计,大模型将赋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5到10年,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家庭的一部分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 北京报道】8月21日至26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创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

会上,大河财立方记者就当下行业热点问题,采访了机器人头部企业。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预计,大模型将赋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5到10年,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家庭的一部分。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马萍表示,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专业人才,才能满足人形机器人行业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需求。

科大讯飞刘聪:未来5—10年内,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

人形机器人如何落地?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刘聪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当前人形机器人还处在行业落地早期阶段。”刘聪表示,“短期内,以机械臂为典型代表的工业机器人走进工厂,目前已经实现。在这个阶段内,场景相对结构化,对于机器人的行走能力和柔性操作要求相对低,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中,例如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

“中期来看,预计未来3—5年内,人形机器人可以逐步走进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场景趋于复杂化,对于机器人的行走能力和交互能力要求较高,可能会率先落地以泛制造、物流、康养等为代表的行业级场景。”

“长期来看,未来5—10年内,人形机器人会走进家庭,惠及千家万户。”刘聪表示,“在这个阶段,场景高度复杂的情形下,对人形机器人有了极高的要求。机器人需要达到行走能力与人类无异,操作要求高(例如实现类人灵巧手),具备任务级交互能力,这些人形机器人未来以家务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活跃在家庭场景中。”

他特别强调大模型对人形机器人的价值。“机器人基础功能是移动+操作,理解是核心。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是迈向具身智能通用机器人的关键一步。真实场景中,通过拟人的方式让机器人去理解和分解复杂任务至原子操作并稳定执行具有重大意义。”

优必选马萍:提供人形机器人创新教育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学科,传统专业分科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领域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人才需求。因此,如何培养行业人才引发关注。

马萍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她对人形机器人行业人才培养的看法。

据马萍介绍,优必选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立足前沿技术和产业需求,挖掘人形机器人的科研价值,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

她提到,优必选在产品开发、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多个环节为客户提供全套支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为高校、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输出一站式人形机器人创新教育解决方案。同时,在产品开发运营和维护、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实训实习、技能竞赛、科研交流活动等全链条环节为客户提供全套支持。

据了解,优必选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了全国首个工业人形产教融合新范式。校企双方共建工业人形创新应用研发中心和人形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产教联盟生态圈,培育工业人形机器人领域所需的人才。

“具体做法包括,校企双方联合开展横向、纵向的课题研究,联合制定工业人形行业标准,联合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场景落地产能提升,联合搭建人形人才培养标准,联合打磨人形机器人精品课程体系等。”马萍说。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