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今年以来,企业赴境外上市热度持续高涨,前7个月备案企业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7月29日,大河财立方以《豫企赴境外IPO升温》为题进行报道,引起多家拟境外上市企业共鸣,并询问境外上市的条件、时间、成本等相关问题。
近日,中泰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企业融资部联席主管李家荣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市场没有行业限制,企业要讲出持续长故事。
“就行业而言,境外资本市场对行业没有过多要求,只要企业符合上市条件,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基本上都能实现上市目标。” 李家荣说,对传统企业,投资人更看重业绩是否稳定、是否具有持续分红能力,以及是否能持续增长。
对于企业关注的中介费,李家荣表示,境外上市相比在A股上市前期中介费用相对较高,原因是境外上市过程中需要的中介机构数量比A股多,而且中介费用需要分阶段支付。“一般情况下,做成一个项目总体费用大约在2000万港币~3000万港币区间,但并非全部是这个数额,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或高或低。”
据介绍,证券承销费率大概3%至5%,企业发行规模越大,费率相对也会越低。与A股相比,港股的收费结构有所不同,A股在上市前一般企业出费用相对较少,其他费用会在上市后兑现,但会在合同中约定好,比如除该支付的各种费用之外,还有适当的股权奖励等,而这些在港股市场几乎很少见。
李家荣表示,IPO是一个券商综合实力的体现,不仅仅包括执行能力,也包括销售能力、市场分析能力、资本实力等。企业首先要考虑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也要看执行团队有没有丰富的经验,过去几年有没有成功经历等。
李家荣告诉记者,企业在香港上市估值与A股相比相对低一些,流动性也相对弱一些。主要原因是,香港投资者多是机构投资者,一般都是大额投资,换手率较低,而A股市场散户较多,因此交易会很活跃。
但对于大股东股票流动性来说,港交所的限售期为6个月时间,在第7个月至第12个月之间,股票减持之后比例不能低于30%,重在对控股股东的约束。12个月之后则对所有股票交易没有限制。
李家荣表示,内地在香港上市企业,以搭建红筹架构的形式,通过信托基金或者离岸公司控股公司,更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家族传承。
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李家荣认为,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告一段落,这将会对香港资本市场估值修复起到积极作用。伴随着估值提升,企业IPO的募资金额也会提高,从而促进香港资本市场繁荣发展。整体来看,其对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持审慎乐观态度。
“从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提升、境外IPO数量、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虚拟资产交易等各种数据来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未来还有很大优势,发展潜力也很大。”李家荣说,随着IPO估值的提升、投资人对市场信心的提升,以及国家对香港的政策支持,预计下半年香港资本市场将会更进一步地繁荣发展。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