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8月12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清盘呈请聆讯延后至9月9日。消息发布后,公司股票继续走低,截至收盘,佳兆业股价报0.108港元/股,跌幅6.09%。
此前佳兆业清盘聆讯已经多次押后。今年4月29日,香港法庭宣布佳兆业集团的清盘呈请聆讯推迟至5月27日。在5月27日,香港法院将佳兆业的清盘聆讯延期至6月24日,之后又押后至8月12日,这是该案件的又一次延期。
境内有息债务超500亿元
佳兆业此前曾公布具体的债务重组进度和债务重组方案。
佳兆业表示,一直在与本金约12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及其他境外债务的持有人,及其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进行沟通与接洽,以推动经双方同意的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制定。目前,债务持有人已成立的境外债权人小组共同持有或控制超过35%的现有债务本金总额。
公告显示,针对目前债务重组方案包含三项计划:一是降杠杆计划,佳兆业拟将一定数量的现有债务转换为佳兆业公司的股份,以实现可持续的资本结构;二是将剩余现有债务兑换为新的票据;三是将若干资产处置所得款净额,包括佳兆业集团现有项目中的一系列旧改项目,作为偿还新票据的额外资金来源。
从当前情况看,佳兆业债务依然非常庞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佳兆业集团境内有息负债约506亿元,其中363亿元为项目层面负债;境外有息负债约123亿美元,其中包括优先票据未偿本金约115亿美元,永续资本证券未偿本金约2亿美元,以及其他有担保及无担保债务约6.5亿美元。
佳兆业集团为集团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负债提供财务担保约为238亿元,对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境内负债提供的财务担保约为210亿元。
债务压力攀升,郭英成希望用大湾区优质土储化债
从2023年的财报看,佳兆业流动性压力和债务压力明显上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佳兆业的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值约为34.0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1.2%。
佳兆业的杠杆比率,即其负债净额(总借款扣除现金及银行结余、短期银行存款、长期银行存款及受限制现金)与资产总值比率为55.9%,同比2022年12月31日的48.6%,继续上升。
此外,佳兆业净资产负债比率为2064.1%,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2.8%暴增168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剔除合同负债)为97.0%,较2022年12月31日的85.1%增加约11.9个百分点。
债务压力当前,佳兆业较为庞大的土储规模为企业生存提供了一定空间。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在年报中表示:“凭借大湾区土储及城市更新领域核心优势,集团将持续探索创新化债模式,推动境内外债务重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佳兆业集团在全国50个城市拥有195个房地产项目,总土地储备近23.83百万平方米;其中大湾区土地储备约13.84百万平方米,占集团整体土地储备近58%。大湾区城市中,深圳及广州土地储备占比达大湾区市场的43%。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佳兆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1.6亿元,同比增长3%,交付4.6万套房源,保交楼工作得到推进。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