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王宇 上海报道】北京时间8月6日,中国自行车队在巴黎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冲击三连冠遗憾失败,中国选手鲍珊菊、郭裕芳和苑丽颖最终在该项目中获得第六名。
虽然未能成功实现奥运三连冠,但是也让更多国内观众关注到中国自行车队和场地自行车项目。与此同时,近段时间国内流行的骑行运动或将因此再掀新浪潮,成为最大赢家。
近日,据媒体报道,包括喜德盛、美利达在内的多个自行车品牌旗下中高端自行车都出现卖断货的情况。数据显示,小红书骑行相关话题总浏览量已达29.03亿。
销量上涨、产能不足,
导致中高端自行车断货
8月6日,记者在上海一家喜德盛自行车门店看到,虽然天气酷热难耐,但是店内依然有顾客在挑选自行车。
这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在2022年之后,自行车的销量有着明显增长,前一段时间店里某些型号的自行车出现了断货情况,但目前供货正常。”
“除了车架之外,喜德盛的其他自行车套件都分别来自不同的厂商,各个厂商之间的产能差异,会限制自行车的产量。”谈及断货原因,老板认为很可能是因为产能不足,其次车架厂商与自行车套件厂商之间的生产衔接不顺畅也是原因之一。
“自行车目前的整体销量确实比以前要好一些,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骑行这项运动。”另一家捷安特自行车店的老板表示,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骑行经历和装备,带动了更多骑行小白入坑。
“我和同学已经约好,等我的自行车修好之后,一起去太湖骑行。”自行车店里,一位正在修车的初中生告诉记者。
在骑行运动兴起的背景下,自行车企业应如何平衡产能与市场需求?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自行车企业应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加强供应链管理,并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迭代产品,来有效平衡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骑行浪潮兴起,圈内也有“鄙视链”
从喜德盛、捷安特等自行车品牌的官方店铺可以看到,这些品牌的自行车价格都在千元以上,某些高端系列价格已超万元。
但在社交平台上,喜德盛、捷安特等品牌或许只是刚刚踏入骑行圈的门槛。
一张社交平台点赞过万的“公路自行车品牌高端榜单”显示,排名前三位的自行车品牌分别是Specialized、梅花和Cervelo,捷安特仅排名第九,而喜德盛则未上榜。
有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接触骑行以后,她才知道里面有很多讲究,包括车型、握把、零件调配、车辆保养等,还有头盔、前后灯、杯架这些相关配件也要配齐,这一套下来最低也要千元。
而像凤凰、永久、飞鸽等老品牌国产自行车,价格基本在千元以内,更是被网友调侃:“凤凰、飞鸽都骑不出门。”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骑行圈的鄙视链现象可能源于不同骑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这种现象并不利于骑行文化的健康发展,因为它可能导致骑友之间相互竞争和攀比。“骑行应该是一项包容性的运动,鼓励人们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自行车,都能享受骑行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益处。”
老牌国产自行车“涅槃重生”,依然挑战重重
数据显示,中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每年贸易量约占全球六成。2023年,中国生产了4883万辆自行车,出口3964.8万辆。2024年一季度,中国出口自行车整车1099.9万辆,较2023年四季度增长13.7%,出口呈现上扬态势。
同时,从A股上市公司布局看,上海凤凰、中路股份、永安行、八方股份等公司均有自行车布局。
特别是上海凤凰与中路股份,他们旗下分别拥有凤凰牌和永久牌自行车。这两个品牌曾经是中国自行车行业辉煌的印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没落。
近年来,凤凰、永久等老自行车品牌也开始积极改变销售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冲击中高端市场,试图摆脱低端、劣质的标签。
据媒体报道,凤凰和永久在各大电商渠道都推出了产品系列和专卖店,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关注。
数据显示,2022年仅在拼多多一家平台,永久自行车销售总额就达到4.3亿元,凤凰自行车销售总额超3亿元,爆款车型销量最高达4.2万辆。
此外,在今年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凤凰旗下Phoenix Electric、FNIX、Maruishi三大高端品牌首次联袂参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骑行爱好者的目光。
“凤凰、永久等老自行车品牌在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包括技术创新、设计升级、品牌重塑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
王鹏认为,在技术层面,老牌国产自行车需加大研发投入,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在设计上,则需注重产品品质和细节,融入更多时尚元素,打造符合中高端市场审美的产品;在品牌上,则需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加强品牌文化传播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此外,与中高端市场接轨,还需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定制化推出符合其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