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2021年9月,河南以“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开发区改革。为深入挖掘河南在开发区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探索实践、发展成效,7月24日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财立方推出“河南开发区改革实践”系列报道,直击一线,探访3年来河南开发区改革的新成就、新发展。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聚企成链、集链成群,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茂盛森林”。近年来,河南重点打造“7+28+N”重点产业链群,不断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葛经开区)建成了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完善了许昌地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
长葛经开区,靠什么吸引更多项目前来投资?
近三年共实施重点项目84个,总投资428.23亿元
“近年来,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其他因素,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主导力量。”长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要素,不断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长葛经开区坚持主导产业引领,贯彻“项目为王”理念,近三年来,共实施重点项目84个,总投资428.23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66个。其中新建项目27个、续建项目39个、前期项目18个,截至目前建成投产24个。
其中,建成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完善了许昌地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目前,经开区拥有新能源乘用车和专用车生产资质和生产能力,并拥有以宇龙实业为主的汽车售后产业链,奠定了长葛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延链、补链、强链方面,长葛经开区不断强化集群发展效能,通过引导企业组建产业链联盟、技术联盟、供应链联盟等形式,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要素的协同优化。如以德佰特为主的高端煤机装备产业,通过整合优化供应链,进行协同制造,集聚上下游企业40余家,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出台企业服务“五要”“十不准”规定
创新引领,打造产业高地。多年来,长葛经开区抓创新、谋发展,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内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小巨人1家,国家级小巨人1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4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1家。
此外,创新平台也持续增长。截至去年底,长葛经开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技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原学者工作站5家,省级产业研究院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工程实验室2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25家。
招商引资方面,长葛经开区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链条招商,不断巩固装备制造、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医药等主导产业集群。其中,德国独资的普赫姆汽车排气系统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92天。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也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围绕营商环境打造,长葛经开区制定出台了企业服务“五要”“十不准”规定,以“万人助企”活动为契机,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责任分包、现场办公、定期调研及驻厂员服务等制度,构建和谐政商关系,为企业入驻及长期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长葛经开区将把新政策落实到具体产业、企业和项目上。”长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谋项目、招项目,加强产业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好开发区经济建设主力军作用。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