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2021年9月,河南以“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开发区改革。为深入挖掘河南在开发区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探索实践、发展成效,7月24日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财立方推出“河南开发区改革实践”系列报道,直击一线,探访3年来河南开发区改革的新成就、新发展。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南药北移、北药南栽,作为过渡区,驻马店高新区“中国药谷”应运而生。2023年9月,这里正式开园运营,从“豫南药乡”到“中国药谷”,驻马店高新区不同寻常的医药产业如何跑出速度与激情?
记者从驻马店高新区获悉,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药谷”一期项目竣工,已入驻杭州东岸生物、山东华阳化工、江苏诚美生物、江西安利达等8家企业。与此同时,规划中的生物医药、农药制剂、兽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5大产业园建设已全面铺开,上下游生产经营企业达3200多家。
定制“超级工厂”,向年产值100亿元进发
走进高新区,“超级工厂”项目如一座座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综合体,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这里,40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共享中试平台、分析检测中心、蒸汽和电力供应、消防、污水处理、危化仓库等配套设施。引进的研发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租用或定制“超级工厂”的标准生产车间,开展生产活动,实现“拎包入住”。据驻马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二期工程正在赶工,后期将吸引和集聚更多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的原料药研发及生产企业入驻,推动园区从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向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转变。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招商入驻企业4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6亿元。
精细化工与医药:双轮驱动,协同发展
在化工产业,驻马店高新区积厚成势,形成以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顺达化工、阿波罗肥业、弘康环保、浩瀚化学等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构建起完整的新型化工全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大的甲醇和三聚氰胺生产基地。
在医药产业集群上握指成拳,形成以天方药业为龙头,布局华中正大、后羿制药等重点骨干企业,吸引立诺制药、优凯制药、美森药业、蕴农科技等国内医药名企,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
“一转带三化”,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
高新区“高”在何处、“新”在哪里?经过多年努力,高新区以数字化转型为战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目前,高新区共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设计产品1家、绿色供应链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头雁企业1家等。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据了解,驻马店高新区现有各类企业263家,其中规上企业95家,精细化工、医药和复合新材料为三大优势主导产业,2023年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3亿元、税收收入38.7亿元。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