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大股东不增持,广汇汽车锁定面值退市
大河财立方
2024-07-17 18:38:38
围绕大股东增持、控制权转让等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广汇汽车证券部电话,截稿前未能接通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7月17日,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600297.SH,以下简称广汇汽车)开盘即跌停,股价全天没有任何波动,以开盘跌停价0.78元/股而收盘。至此,广汇汽车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也就是常说的“面值退市”。

回顾广汇汽车将近一个月的股价,自6月20日收盘价跌破1元,紧接着6月21日、24日、25日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严重挫伤市场信心的同时,也为后续的保壳增加困难。虽然广汇汽车股价曾于7月5日、15日短暂突破1元,但是其余大多数时间都在1元以下挣扎。

广汇汽车大股东并非没有提前行动。在收盘价首次跌破1元的半个月前,6月3日晚,广汇汽车公告称,控股股东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汇集团)以及广汇汽车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将开展增持计划。

其中,广汇集团拟增持公司股份的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广汇汽车董事长马赴江、董事兼总裁王胜、董事兼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丁瑜、董事兼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许星、监事会主席刘旭斌、副总裁王咏帆、总裁助理彭松、总裁助理谢朝晖,合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30万元,不超过230万元。

广汇汽车曾于6月5日、7日、19日3次公告广汇集团的增持进展。截至6月19日,广汇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171.12万股,增持金额5098.59万元。然而,在6月20日收盘价跌破1元后的“至暗时刻”,广汇集团再也没有实施增持计划。

广汇汽车上述宣布增持计划的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仅6月4日至5日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公司股份69万股,增持金额合计95.49万元。马赴江、王胜增持金额近30万元,王咏帆增持金额近10万元,其余人员增持金额在5万元至6万元之间。

作为国内知名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在业界有一定的地位。2023年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广汇汽车在各大经销商集团中在乘用车总销量中排名行业第一,营收规模排名第二。广汇汽车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98亿元,归母净利润3.92亿元。

不过,进入2024年,广汇汽车经营业绩急转而下。2024年一季度,广汇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77.9亿元,归母净利润7094.05万元,分别同比减少11.49%、86.61%。7月13日,广汇汽车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83亿元至-6.99亿元

和信证券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毕冰湖认为,广汇汽车主营汽车经销,但销售的是燃油车,主业不好实属正常,股价不高但市值不低,本身是可以尝试拯救的,但是中报业绩预告亏损扩大,一下子把市场信心打没了,后续想就救不起来了。

“至暗时刻”没有增持,不代表广汇集团没有其他行动。7月11日,广汇集团与新疆金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科技)签署《股权合作框架协议书》,如最终根据该框架协议签署正式协议并完成交割,广汇汽车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随后,广汇集团收到金正科技划转的1亿元意向金,广汇汽车还跟金正科技的股东中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开启“科技+实业”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上述行动实施的同时,7月11日、12日,广汇汽车连续收获两个涨停,不过却成了最后的回光返照。

围绕大股东增持、控制权转让等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广汇汽车证券部电话,截稿前未能接通。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