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 贾永标 实习生 王宇】近日,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在武汉、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展无人驾驶服务测试,带动“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等相关话题快速登上热搜。
7月12日中午,大河财立方记者体验萝卜快跑,尝试从深圳向南东村公交站打车前往保利大厦,平台显示前方排队9人,预估等待时间超1小时,订单预估价为0元。
另一位记者在上海嘉定区同步体验,预估价显示为17.17元,不过等待半小时仍无车辆响应。平台客服回应记者,目前只有深圳南山后海区域暂时可免费乘车。
实测深圳南山后海区域0元乘车
萝卜到底跑的好不好?“尝鲜”过后更有发言权。
7月12日中午,大河财立方记者分别尝试在深圳南山区和上海嘉定区使用萝卜快跑出行。其中,从深圳向南东村公交站打车前往保利大厦,该平台显示前方排队9人,预估等待时间超过一小时,记者注意到,等车将近10分钟后,该平台显示排队人数增至13人,记者前方仍有9人排队。
随后记者询问客服萝卜快跑在深圳的投放量,客服人员回应:“目前深圳投放的具体车辆数量无法提供,若附近暂无可接单的空闲车辆,建议考虑多种出行方式,避免耽误您的行程。”
在上海市指定运营区域嘉定区,记者下单后超过30分钟没有车辆应答。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小程序显示排队数仅有两人,在10分钟后变为一人,全程一直无车辆应答。
值得注意的是,两份订单中的优惠力度不同。其中深圳南山区的订单显示预估价为0元,优惠26.50元;上海嘉定区的订单显示预估价为17.17元,优惠7.36元。
记者注意到,萝卜快跑App中还推出了助力领券等活动。对于不同地区的优惠力度也不同,平台客服向记者解释道,目前深圳南山后海区域暂时可以免费乘车,其他城市都需要付费乘车。记者随后更新定位,尝试在深圳宝安机场附近使用萝卜快跑,其预估价依旧显示0元。
热搜之下
安全、定价、抢饭碗等成关注焦点
无人驾驶“萝卜快跑”热度飙升,在二级市场上也带来直接反馈。
智能网约车概念股持续活跃,百度股价在7月9日至7月11日区间内累计上涨15.93%。截至7月12日收盘,立方控股、莱赛激光涨超10%,多只个股跟涨。
一方面是网友和资本市场的高关注度,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安全”“监管是否规范”“是否会抢网约车及出租车司机饭碗”等问题,也让不少人对萝卜快跑持审慎态度。
7月12日上午,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发布视频谈及萝卜快跑“抢饭碗”一事,他认为不能只从技术出发,还要考虑社会责任,并建议类似百度的无人出租车公司把无人出租车卖给司机,司机通过无人出租车赚钱,进而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
当前较低的出行价格,是萝卜快跑备受消费者欢迎的重点因素。记者查询App注意到,在武汉,使用折扣优惠券后,根据网友晒出的订单,15公里的路程券后价为7.2元。
在享受萝卜快跑带来更多且更具性价比选择的同时,另一种声音认为,萝卜快跑会对传统网约车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并担心其安全问题。“刚上市肯定都便宜,先要吸引人去坐。现在好多司机也比较担心,未来无人驾驶推行后可能会失业。”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
对于萝卜快跑当前的定价是否会扰乱市场?7月12日上午,记者致电武汉市经信局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截至发稿暂未接通。
无人驾驶大潮正加速到来
萝卜快跑带火无人驾驶的背后,其实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提速。当前多地都在抢抓机遇,布局无人驾驶汽车赛道。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广州、深圳等20个城市赫然在列。
“除武汉外,国内还有多个城市宣布支持无人驾驶技术落地。”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例如西北地区的无人货车,郑州、深圳的无人机配送,北京、深圳等地的无人外卖车、无人公交车等,“无人”元素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在郑州,今年5月,一架物流无人机从河南科技市场数码港垂直升空,标志着河南开通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
在深圳,记者在人才公园广场注意到,广场内的美团无人机设置点已进入常态化运营,站点还配有一位工作人员协助点单、取餐。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带着小朋友出来玩,用美团无人机点了一份KFC,目前配送是免费的,点单很方便。”
当前,深圳部分道路上也出现了美团无人配送车和顺丰无人接驳车的身影。记者了解到,深圳坪山区已累计开通近30条无人配送车示范线路,已有32辆无人配送车获批上路,开展城市配送服务,该区域同时也是萝卜快跑的测试运营区域。
大块头卡车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进程也正在提速。“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并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如何看待“无人化”时代?
随着无人驾驶网约车大规模“上路”,以“无人化”为代表的智慧出行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记者:“公众对萝卜快跑的热议,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大家对新技术的关注度高,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在接纳新技术时的谨慎态度。”
王鹏表示,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关注并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譬如无人驾驶网约车可能会对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就业造成冲击,并且无人驾驶网约车涉及大量乘客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也是一大考验。
山海成长营创办人、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乘用车)无人驾驶未来最大的敌人不是系统也不是技术,而是和人的博弈。未来在无人或相对封闭的区域,无人驾驶能充分发挥其降本增效的价值,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工地、矿区、园区等进行物流运输,以及对于某些高危、高压、高毒或重复枯燥的工作。
面对各行各业即将到来的“无人化”时代,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建议,重视人才培养和转型,帮助传统行业员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加大对公众科普教育的投入,提高社会对无人化技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新技术应用的合法性。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