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 北京报道】7月2日—5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会场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举办。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分别介绍了国内数字经济取得的相关成效,以及未来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内容。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10%左右,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关于未来的工作计划,刘烈宏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协同,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全面统筹数字化发展和安全,完善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机制,强化常态化监测评估,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刘烈宏强调,要深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世界经济的每一轮爆发式发展都与新的生产要素密切相关,从土地、资本到技术,新生产要素逐步融入社会化大生产,并最终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他提到,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国家数据局今年将陆续推出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加大政策供给,推动我国海量数据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达383.7万余座,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六成,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4.65亿,物联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ipv6地址资源供给丰富,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前列,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日益稳固。
二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产业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工业互联网应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截至2024年一季度,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9%。全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三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活力涌现,数字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支持培育了一批质量评价、资产评估、交易撮合等数据服务商,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不断丰富。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深刻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基石,加强战略布局,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深化设施设备和数据共享,加速前沿技术转化应用,加快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经济动能,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等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融合应用,发挥应用场景优势,为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强化数字经济保障,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大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研究制定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数据要素高质量流通应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规模。
据悉,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大会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设置“1+6+3+N”的活动框架,包括一场开幕式和主论坛、六大高层论坛、三大品牌特色活动以及多场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