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通讯员 陈浩】山西永济市,中条山下,热闹非凡。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麦穗王争霸赛”在此举行。本次活动由山西永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组织,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积极参与,他们携带精心挑选的麦穗,角逐穗王桂冠。
在激烈的竞争中,永济市卿头镇任村的吕和平凭借10穗麦子总重56.4克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荣获“小麦穗王争霸赛”金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小麦高产王”。
记者了解到,吕和平的丰收秘诀在于他连续四年坚持使用牧原公司提供的水肥,使得他家的19亩小麦年年增产。“尽管今年遭遇了赤霉病的影响,但小麦亩产量仍然稳定达到了1300斤,相比未使用水肥的田地,每亩增产了200斤,增收300元。”吕和平激动地说。
在永济牧原的推动下,像吕和平这样受益于水肥的农户不在少数。据统计,永济牧原周边的十个养殖场周边,已有7万亩小麦和玉米田地,以及400多个农户享受到了这项技术带来的红利。
农户李金玲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家22亩土地全部采用了牧原水肥,效果显著。在小麦丰收节上,她不仅荣获了牧原的减投大使奖还获得了水肥“推广达人”奖。她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水肥还田技术的深厚信任:“牧原水肥就是好,减投增收是个宝,明年我还用。”
事实上,水肥的推广使用并非一帆风顺。年轻的农艺师楚佳程在走村串户推广水肥还田时,常常遭遇到农户的疑虑和不信任。为了打消农户的顾虑,永济牧原在养殖场区内建设了示范田,以实际效果向农户展示水肥还田的好处,还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农户们走进场区了解水肥产生的流程。
永济牧原之所以如此大力推广水肥还田,不仅是因为这项技术能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使用,还因为它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农艺师李石渊介绍,在永济牧原推广水肥的7万亩耕地中,有3万亩是盐碱地。通过水肥还田技术,这些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王小兵也是永济牧原的一名农艺师,他负责近4万亩耕地的水肥还田技术服务推广工作。他深知种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在农作物收成管理中,种植环节占据了至关重要的30%比重。从确定播种的最佳时机、精选适宜的种子、控制恰当的播种量,到把握准确的播种深度,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且必须配以精细周到的服务。”
活动现场,永济牧原负责人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发展一方就要扎根一方,更要造福一方群众。一个养殖场就是一个循环经济体,我们推行“种养循环,资源化利用”模式,帮助农户减投增收,为农民带来切切实实的效益,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当地畜牧局人士对牧原公司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牧原在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本地畜禽养殖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