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九成大病患者众筹不到足额医疗费,七成受访者病后主动给家人买健康险
大河财立方
2024-06-14 17:39:30
众筹毕竟是一种慈善而非常态性的制度设计,只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春旺】近日,#90%大病患者众筹不到足够医疗费#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大病网络众筹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大病网络众筹行业已发展近十年,全国超过6亿居民参与过医疗筹款项目的资金募集与捐款活动,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筹款899亿元。报告还显示,众筹后仅有一成用户能够筹集到足够金额,70%众筹患者在病后会主动为家人购买商业保险。

仅一成用户筹集到全部医疗费

面对突发疾病,产生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就医需求时,大病网络众筹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足医保、商保无法覆盖的下沉群体,2024年预计筹款累计值将达到979亿元。

《报告》显示,筹款患者各类疾病治疗费用均较高,包括在院治疗、出院后护理、药物治疗等在内的整体费用平均值为39.3万元。

受访者平均筹款目标为22万元,在多次筹款后仅一成用户筹集到全部金额,40%的用户仅能筹到目标金额的一到三成。

究其原因,近半数筹款失败的受访者认为“筹款文章没有吸引力”是筹款未成功的主要原因,筹款项目有过于依赖“包装”之嫌。

筹款项目更倾向于针对困难人群的托底救助方式,求助者家庭的经济条件、疾病的严重程度、筹款文章吸引人与否,均是影响筹款效果的重要因素。

亲朋好友仍然是筹款资金重要来源渠道。调研数据统计,平均近一半的筹款资金来源于患者的亲朋好友,意味着大病网络众筹项目对于解决患者资金困难的帮助尚有限。

《报告》认为,大病网络众筹项目的模式仍有待改进,应拓展多样化筹资渠道,以更好地帮助患者降低风险和依赖度。

经济学家马光远在微博中表示,众筹毕竟是一种慈善而非常态性的制度设计,只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相对于众筹,更应该关注在制度建设上如何完善普通人的大病保障机制,从商业和公共医疗保障两个层面完善。靠大众的同情心,是无法提供完全的保障的。

七成众筹用户病后会为家人购买健康险

国家医保覆盖较广,但商保渗透率较低。

《报告》显示,71%的筹款患者拥有国家医保,医保对于疾病治疗费用覆盖有一定作用,但医保报销后仍存在约58%的资金缺口。

在全部调研样本中,仅134位受访者拥有商保,其平均医疗费用资金缺口显著降低。以购买比例最高的医疗险为例,约半数患者在购买医疗险后,其平均资金缺口降低至32%,比仅拥有医保的情况降低了26个百分点,商业医疗险的保障价值有所体现。

《报告》指出,商业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在整体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倡“病前绸缪”优于“病后补救”,通过提前规划,为可能的健康风险提供保障。

例如性价比极高的百万医疗险等产品,以较低的保费为投保人提供高额的医疗保障,有效应对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绝大多数众筹用户为何没有购买商保?源于对商保的价格敏感、认知有限。

《报告》显示,筹款患者未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主要考量因素是价格,且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患病前完全不了解商业保险或对风险预判不足,11.9%的受访者则认为医保已经足够覆盖疾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众筹项目显著引发了筹款患者对医疗保障的关注,并主动寻求更全面的保障方式。

《报告》显示,八成受访者认识到大病网络众筹仅能对个人风险起到部分保障作用,甚至仅能作为极端情况补救措施。85%的受访者在病后对更全面的医疗保障产生思考,后悔未购买商业健康险并开始考量其细节条款。此外,超七成的受访者在病后主动为家人购买商业健康险,或其亲友自发购买。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