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
进入6月,电商平台6·18大促也渐进高潮。在一众手机厂商中,苹果今年6·18降价动作明显,不仅官方旗舰店亲自下场,还主动参与电商平台官方立减、满减券等优惠,打出“史上最低价的苹果”也因此上了热搜。
以苹果天猫旗舰店为例,5月31日20点起,叠加苹果惊喜购物券和官方立减金额,iPhone15优惠后售价4599元,优惠幅度1500元;iPhone15 Pro 售价6099元,优惠1900元;iPhone15 Pro Max售价7949起,优惠幅度超过了2000元。
而在三方渠道上,还可以在官方旗舰店的基础上有数百元的优惠。不仅是iPhone系列产品降价,Apple Watch Series 9起售价降幅达700元,10.9英寸iPad和iPad mini的起售价均下调300元;M2/M3芯片的MacBook Air降价600元起;AirPods系列降价300元起,只有近期推出的新款iPad Pro等产品没有参与降价。
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史上最大幅度降价”确实带动了苹果产品的销售,5月31日晚8点京东6·18开启后,平台交易数据显示,华为、小米、苹果等品牌成交金额迅速破亿;同一时段迎来6·18第二波售卖的天猫上,苹果也进入了成交10亿俱乐部。
其实,自去年10月上市销售以来,iPhone 15系列机型的价格已经进行多轮调整。先期的促销只限于第三方渠道,今年大降价和打折力度,直接蔓延到官方旗舰店。
今年1月,苹果官网启动降价,iPhone 15系列最高也仅便宜了500元。3月,苹果官网曾短暂将iPhone15系列的起售价下调1000元。仅仅两个月后的6·18,降价幅度拉到2000元,iPhone 15 pro都进入了5000元档,这意味着,半年多时间,原本“中杯”的预算就可以买“大杯”了。
苹果频繁降价的背后,是iPhone产品今年一季度销售不振。据Canalys数据,今年一季度苹果在国内出货量暴跌25%,市场份额从市场第一跌到了第五。苹果不仅被全面回归高端市场的华为拿走了市场份额第一,出货量和市场份额还被OPPO、荣耀、vivo压了一头。
苹果不得不拿出的降价这剂猛药效果显然不错。除了6·18电商平台战报上苹果依然榜上有名之外,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4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当月外国手机品牌出货量显著增加52%,这意味着降价之后,iPhone的销量反弹明显。
但对一直以科技、潮流来吸引消费者的苹果来说,持续依赖降价促销,有饮鸩止渴之嫌。诚然近两年手机市场需求相对较弱,但苹果产品销售不振与其“挤牙膏”式更新有莫大关系,iPhone 15系列手机上也没有看到苹果此前透露的自研AI等技术,让消费者越发难以做出非买不可的消费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市场上苹果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华为,今年6·18也使用了价格武器。尽管华为官方渠道没有松动,但在三方渠道上,华为Mate60系列有了300元到500元不等的降价,Mate60 RS非凡大师更是出现了最大幅度2000元的降价。
这也意味着,未来苹果仅凭降价来换销量,腾挪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