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5月2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郑州召开,《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审议。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全省110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70家,占比63%,市值总值超万亿元;15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报告》显示,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新时代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一揽子”惠企措施,打出“万人助万企”、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等系列“组合拳”,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整体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40%以上的进出口总值、5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70%以上的中国企业500强、80%以上的税收收入、90%以上的新增就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对外开放的动力源、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整体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为1094.03万户,同比增长5.75%,其中民营经济主体为1069.4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773.7万户),占比97.7%。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中,我省入围14家,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2位;入围企业总营业收入超过7823亿元,其中洛阳钼业、牧原集团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
质量效益方面,全省110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70家,占比63%,市值总值超万亿元。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2万家、2.6万家,同比分别增长18.66%、19.06%。我省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4家,15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发展活力方面,2023年全省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4826亿元,同比增长20.9%,有进出口业绩的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6%。全省297家民营企业对外开展直接投资,存量143亿美元,占比77.6%。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报告》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明确了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举措落实情况;同时,《报告》提出,对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3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报告》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包括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地用工保障难、成本高负担重等三个难题;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等三项能力;推动民营企业开展数字化发展、品质化提升、绿色化转型等“三化”转型。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