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在“土味”文化里焕发新时代活力
大河网
2024-05-23 19:10:07
孙滩村“三土”艺术团编排的节目“乡而不俗”,“土而不粗”;该艺术团长年外出表演,在各大舞台崭露头角,实现了农民演员的自我价值

适逢五月初夏时节,日前,在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三土”艺术团排练大厅内,艺术团团长彭元华正在逐一细致地整理查看排练道具。随后,该团成员聚齐,排练正式开始,排练大厅内曲声悠扬、舞蹈蹁跹。

据了解,该村“三土”艺术团编排的节目“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他们用“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方式,融入该村诸多非遗元素,自编自演出小品、快板和舞蹈等多形式的艺术表演。

孙滩村党支部副书记彭元华也是花挑舞项目的传承人。据他介绍,孙滩村一直有传唱咳子戏、表演花挑舞的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村就组建有传统戏曲宣传队。每逢正月庙会时,该村男女老少更是能将演出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热闹十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这种热闹景象渐渐消失,成为当地老百姓尘封的记忆。

90年代末,彭元华进入了孙滩村“两委”班子。有一天,村部来了一对争吵不休的夫妻。经了解发现争吵原因是妻子农闲无事常沉迷于桌牌引发夫妻矛盾。

为了帮助在家的妇女们农闲时有事可做,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青年人中焕发生机和活力,他决定以咳子戏花挑舞作为艺术核心,组建村里的文化队伍。

2013年9月,在陈淋子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满“土音”“土调”“土味”的孙滩村“三土”艺术团正式成立,广泛流传于江淮流域达400余年历史的花挑舞、划旱船、唱小戏等表演艺术被重新捡拾起来,并通过自编自创新曲目、创新融合新的表现形式等方式,赋予了花挑舞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了该村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努力,该团成员的演艺水平越来越高,“三土”艺术团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濒临失传的固始县非遗花挑舞,先后在“中韩文化交流晚会”、“中泰华人春晚”的聚光灯下起舞。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编排花挑舞、划旱船、咳子戏、民间小调广场舞等优秀本土剧目100多部,开展巡演300多场。”彭元华如数家珍,“十几年来,该艺术团除了免费给村民演出,还致力于让‘花挑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多次出国展演。”

据了解,该艺术团长年外出表演,在各大舞台崭露头角,实现了农民演员的自我价值。该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摒弃牌桌陋习,参与到艺术团的排演和演出中。现在,该团成员规模已达40余人,均来自孙滩村及周边的农家,个个都是“穿上行头能演戏,拿起锄头会种地”的农民,当初那个沉迷牌桌的妻子如今已是该艺术团的台柱子。

如今,该村“三土”艺术团还在继续结合当前时代的变化,编制与时俱进的节目,并结合该村每月的“饺子宴”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倡树文明新乡风。通过表演传统剧目,他们不仅将固始传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还带动了该村乡风文明、产业振兴的发展。

近年来,该村变化翻天覆地,“三土”艺术团编排的节目也在不断创新。下一步,“三土”人将继续用舞蹈讲述他们乡土中的幸福故事,并将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蔡东序/文图)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