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 杨萨 文 冉衡 洪昊旸 摄影】5月23日,河南省政府投资基金先进装备产业集群专题路演会暨鹤壁市主导产业推介会正式开幕。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丁邦昕分享了对低空经济发展的见解,并从投资角度分析了哪些细分领域具备产业化特质。
低空经济指向的“低空”是指低层空域,是一个粗略指代,并不对应某一个精准数值。低空经济是开发利用低层空域的各类航空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以各种民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开展相关航空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并辐射带动低空飞行活动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等相关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飞行活动是低空经济的核心环节。在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中,飞行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它牵引、带动、串联着上下游各个细分产业。
“可以说,没有飞行活动就没有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不仅整体性较强,核心环节也十分鲜明。这一点与‘道路经济’及其车辆行驶的核心作用有些类似。这是低空经济有别于农业经济、海洋经济、森林经济等概念的基本特征。”在丁邦昕看来,实践中,低空经济包含传统的通用航空、新兴的无人机及其关联产业。现阶段,只是2个或几个产业简单“物理组合”的经济样式。成熟时,一定是包括二者在内的诸多产业,经过“化学融合”后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最高境界,应该是相关产业经过“生物耦合”后生成的新的经济生命体。
低空经济为何火热?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报告》显示,根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未来,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也将逐步显现,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科技的日新月异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气动布局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航空电子技术是长期以来困扰国内传统航空制造业的三大科技难题,随着智能化电动垂直起降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为无极限地开发低层空域资源创造了条件。”丁邦昕表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交通压力加重、绿色低碳新要求、人力资源供给趋紧等因素促进了低空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低空经济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部分制约,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性。
聚焦低空经济,有哪些细分赛道值得投资关注?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思路是把低空空域从自然资源通过数字化和先进技术手段变成可计算、可运营的经济资源。通过建设更加精细化的“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打造一个精细化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密度,增加空域容量,提升空域使用效率。
“投资者可具体关注传统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制造、新型eVOTL研发制造、新型无人机收发机巢制造、传统通勤运输运营、传统飞行培训运营、新型中段和末端无人机物流运营、新型通用航空飞行服务平台研发、超前智能融合低空系统研发等领域。”丁邦昕表示,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不断壮大,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正逐步成长为新增长引擎。但也需要注意,低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风险并存,投资机构应该从设计、验证、周期、性能、技术等方面对低空经济产业进行风险识别。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