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读懂《中国酒类零售连锁白皮书》
大河财立方
2024-05-12 13:01:45
酒业已经进入到存量博弈周期,甚至部分品类和市场已经进入缩量竞争的内卷时代。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 实习生 蓝晓宇】5月11日,以“行业变革,看见连锁零售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酒类零售连锁行业发展峰会在郑州举行。

活动现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零售与连锁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卓鹏品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卓鹏)共同发布《中国酒类零售连锁白皮书》。北京卓鹏董事长田卓鹏总结了十大关键词,对《中国酒类零售连锁白皮书》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1:连锁C位

酒类连锁渠道采取统一标准化的品牌形象、产品供应链、客户服务和管理体系,保证了消费者对货品保真、购买便利、服务体验的期待,具备天然的C端属性。

田卓鹏认为,在更加注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C端化时代,酒类连锁渠道价值空前凸显,并将牢牢占据渠道的C位,进入黄金风口期。

关键词2:重塑价值

根据阿里数据,2019年至2021年,淘宝酒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3年复合增长率达31%。而2018年至2022年,全国烟酒店新增企业数量及增速长期走低;酒类电商的增长速率、转化率同步高歌猛进。线上电商的迅猛发展对线下实体销售的冲击明显。

在田卓鹏看来,酒类线下连锁企业需要重塑价值体系,增强电商思维,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产品端方面,延伸产品线,围绕核心消费人群,挖掘茶、精酿啤酒等利润品类;渠道端方面,积极主动拥抱线上电商、本地电商,通过线上赋能线下。

关键词3:超巨时代

田卓鹏提出,传统酒业大经销商凭借先发优势整合了名酒资源,构建了渠道网络,但部分大经销商思维和模式陈旧僵化,如不能及时转型,未来有被边缘化风险。

而以连锁、电商模式为代表的新酒商群体缺乏核心产品资源,渠道网络建设不完善,但是由于具备跨界思维,凭借模式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未来随着名酒产品资源重塑,实力增强,将成为酒业流通中坚力量。

“伴随着华致酒行2023 年度营收破百亿,同时在以酒仙、泰山名饮、1919等为代表的头部阵营带动下,酒业流通企业头部百亿阵营正式崛起与形成。头部酒类商业平台开始瞄准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目标,不断向上游延伸,向全品类、全渠道扩展,向综合性酒业集团迈进。”田卓鹏表示。

关键词4:多元格局

从后疫情时代开始,以B端分销为驱动的粗放渠道模式难以为继。在行业弱周期,直接连接C端消费者的连锁模式价值更加明显。因此,酒企和各大经销商纷纷加大连锁渠道布局力度,酒业连锁如百花齐放。其通过多元化主体、模式多元化模式发展,正在快速落地、生根、蔓延、生长。

田卓鹏认为,依托同城快速配送的即时零售型连锁,依托私域营销的社群型连锁,依托头部名酒等优势综合性供应链资源的团购型连锁、零售型连锁等不同形态的连锁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5:区域之王

“未来5年内,随着连锁化率的提升,区域酒类连锁的‘跑马圈地’将会加剧,各地市场将逐渐展开激烈争夺,完成竞争格局的重塑。”田卓鹏说。

田卓鹏提出,纵观目前区域市场的酒类连锁发展情况,还有大量市场尚未形成领先品牌,因此未来几年区域市场存在大量的竞争机会。头部酒类连锁品牌要完成市场有效覆盖,构建竞争壁垒需要遵循“131”规律,一线城市和省会市场达到100~300家酒类连锁,门店规模可实现领先化;副省级城市、二线城市达到30~50家、50~100家,酒类连锁门店规模可实现区域领先与垄断;县级、三四线城市达到10~30家、30~50家,酒类连锁门店规模可实现区域为王。

关键词6:天花板

针对酒类连锁发展现状,田卓鹏提出,目前,有五大发展问题制约了酒类连锁做强做大。

第一,供应链整合问题。名酒不挣钱,开发品不好卖,利润品类整合难。

第二,数智化管理问题。有数字软件系统却难以匹配业务,对业务直接赋能不足。

第三,全域流量运营问题。多平台的流量采集、激活、留存、运营能力严重不足。

第四,行销内容创新问题。缺乏持续内容创作和创意活动策划能力,品鉴、体验系统千篇一律。

第五,商业资源扩张问题。外部商业资源扩张缺手段、内部团队和用户资源挖掘缺机制。

关键词7:运营驱动

“从多数酒类连锁企业的经营体系现状来看,亮点与短板共存。亮点在于,其在产品线、供应链方面往往具备一定优势,对团队培养和组织激励方面相对重视,在招商扩展方面已经形成一定体系。短板在于,多数酒类连锁企业在招商扩展方面明显后劲乏力、标准化体系建设浮于表面、管理体系较为粗放、单店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田卓鹏表示。

田卓鹏称,酒类连锁行业正在从单极驱动的“一招鲜”向系统化建设的全能选手进化,补短板迫在眉睫。

关键词8:用户银行

酒业已经进入到存量博弈周期,甚至部分品类和市场已经进入缩量竞争的内卷时代。

在田卓鹏看来,增量要从存量中来,这是存量竞争、缩量竞争时代的发展路径。在这一发展阶段,酒类连锁企业未来的价值不仅在于门店数量、销售规模,更应重视用户价值经营。

对此,田卓鹏认为,酒类连锁企业要高度重视并增加私域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用户复购率、用户贡献金额、用户裂变数量等指标,将粗放的门店经营思维转变为精细的用户经营思维。

关键词9:反向赋能

在酒业新周期中,虽然上游名酒企业仍是主导方,但是受销售收入、利润等业绩压力,同时为了构建品牌资产,培育核心消费人群,酒企对下游的需求也开始转变。

“酒企对酒类商业企业的期待不仅是销售回款,也需要为其链接核心客户,深度培育消费者,丰富品牌文化资产,提供更精准的终端数据反馈等,而这些能力恰恰是酒类连锁企业可以反向赋能上游酒企的,连锁渠道可以利用数智化工具对品牌产品的消费用户进行分析,为上游酒企提供精准营销数据反馈,反向赋能上游营销动作。”田卓鹏说。

关键词10:新电商进化

基于酒业营销发展趋势和当前市场供需两端的需求,田卓鹏提出新电商概念。

“新电商是指以数智化驱动的,整合体验营销、私域营销、内容营销等创新模式于一体的门店运营新业态。具有新链接、新体验、新平台、新场景、新私域特征,将成为酒类连锁行业改革质变点,助力酒类连锁行业转型升级。”田卓鹏提出。

田卓鹏表示,与新零售相比,新电商更加重视门店的线下综合功能,同时在门店的营销模式方面更加丰满,适配于更多元化的门店业态。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