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继“空中出租车”被周鸿祎搬进直播间,又一架全国产“空中出租车”首次亮相中国品牌日,尽展中国创造的风采。
5月10日,为期5天的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御风未来)作为国产空中出租车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携自主研发的M1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亮相中国品牌日上海馆,这也是中国品牌日上首次出现eVTOL飞行器品牌。
核心产业链100%国产化
御风未来是一家空中出行创新企业,致力于打造高安全、高性价比、绿色智能的eVTOL飞行器。成立之初,御风未来便备受资本青睐,累计融资金额达1.5亿元,目前公司在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均设有研发、制造、试飞等多个基地。
记者从御风未来方面获悉,2023年10月,御风未来M1完成首飞,成为我国首架自主研发、国产2吨级eVTOL飞行器,同时在电动系统、飞控系统、复合材料三个核心环节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eVTOL赛道实现“全国产化”里程碑式的突破。
M1是一款拥有20个旋翼的复合翼飞机,使用绿色无污染的纯电能源,可搭载5人、飞行航程250公里,巡航速度200km/小时,适合城市内、城市间短途空中出行,能够将传统驾车2—3小时车程缩短至15分钟—30分钟。
2024年1月,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正式受理御风未来自主研发的M1 eVTOL系统型号合格证申请,标志着M1研制进入新的阶段。“eVTOL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革命性交通产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行业,在这个领域,中国将再次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御风未来副总裁岳婷婷告诉记者,这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大历史机遇。
合力研发国产适航三电系统
eVTOL飞行器使用的是纯电电源,起降无需跑道,可以智能化全自主飞行,不需要配备飞行驾驶员,因此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未来城市低空出行最好的交通工具。在这一领域,御风未来等创新企业也在长期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在传统航空领域,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多年来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在eVTOL涉及的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系统上,御风未来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御风未来透露,目前公司正与国内相关供应链共同研发适用于航空的国产三电系统。
在飞行器最核心的“大脑”飞控系统上,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符合适航标准的国产飞行控制系统,一方面确保eVTOL安全性;另一方面为了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中。据了解,御风未来核心团队具有参与研发C919飞控的经验,加上7年来对中小型eVTOL的持续实践验证,掌握了高安全性飞控设计关键技术,并形成丰富的仿真工具链。
与此同时,御风未来在M1机身的复合材料上,使用了全国产纤维复合材料,以降低成本,助力实现“人人可享有的空中飞行”。凭借着核心产业链100%国产化,公司持续交付小型eVTOL,积累数据验证自研飞控。
岳婷婷表示,御风未来作为“链主”企业,坚持自主研发、全国产之路,由此带来的国内航空供应链升级、关键部件国产化和新能源转型,也是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行业竞逐中,御风未来有望代表中国eVTOL企业参与全球航空技术角逐。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