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5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南专场在北京举行。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效果如何,下一步准备如何深化拓展?这是人民日报记者关注的问题。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河南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是河南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活力所在。2021年,河南启动实施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程,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评价取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一是技能队伍迅速扩大。河南健全评价体系,面向劳动者开展大规模的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技能培训,三年来共培训1343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8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新增的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居全国首位。
二是技能品牌持续擦亮。河南引导各地打造一县一人力资源品牌,实现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全程化服务,三年累计输送技工1300多万人。“林州建工”“平舆防水”等老字号人力品牌焕发活力,近几年还培育出“数字工匠”“豫农技工”等新业态人力品牌。
三是技能竞赛广泛开展。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每年举办100个职业(工种)竞赛、1000场次的赛事活动,推动万名选手取得技能证书。成功举办两届省赛,还获得了2025年第三届国赛承办权,极大激发了各类人才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的热情。
四是技能成才蔚然成风。孙守刚提到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电子显微镜专业培养的学生,走进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研究所工作,可以说一证在手,成才有路。第二个是“00后”河南女孩姜雨荷,从一名辍学的打工妹,经过系统训练,勇夺世赛冠军,目前已是技工院校的正高级讲师,她的人生精彩蝶变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孙守刚表示,河南将持续发力,紧紧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让更多的河南工匠在各行各业展现身手,让更多的河南年轻人技有所长,实现梦想。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