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文 受访者供图】不时,不食。这是中国人对食物的独特感知。每一个时节里,都能找到专属于这个时间的舌尖记忆。
鲜嫩爽脆、清新水灵,是吃货们对于春天吃笋的想象。近日,龙竹鲜笋赶赴巴奴粉丝之约,重回巴奴菜单。除了龙竹鲜笋,豌豆尖、云南儿菜、昭通天麻相继上架,给足了“春天的味道”。
去年,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在跨年演讲现场说:巴奴的一切都基于产品,巴奴做的不是“及格火锅”,而是穷尽一切力量的“高品质火锅”。剖解巴奴产品主义背后的故事,看到的是对每一样食材的高标准甚至是“苛求”,才有了当下对于高品质的新注脚。
所有环节高要求,“哪怕成本会被推高”
绣球菌,上海人也叫荷仙菇。在把这个食材搬到火锅店之前,福建的何姐主要目标客户是中餐馆。
绣球菌被称为“万菇之王”,在何姐眼里,这是一种金贵的食材,绣球菌生产周期长,每天要接受十几个小时的光照,且培育绣球菌的营养物质只能是一次性的,发完一朵就要扔掉。
福建是绣球菌的主要原产地,生产的绣球菌占全国的70%。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益菌业)负责人何姐讲述,绣球菌营养价值丰富,属于高档食材,在南方主要是煲汤或者炖菜用,但是用量并不大,主要是配菜。
2015年,容益菌业开始跟巴奴合作。但是,当把这个产品送到巴奴的时候,何姐发现,难度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农产品跟人一样,不会每个体型都相同。“客户对产品要求很高,直径和重量都要符合要求。但绣球菌不是塑料花,做到完全一样难度很大。”如果跟传统的火锅食材一样,把绣球菌放到盘子里,许多人会认为是银耳。上线之初,用的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塑料包装盒,一个月之后就把单薄的塑料盖子换成了类似红酒一样的木塞盖子,产品的整体质感提升。“塑料瓶会产生雾气,看起来‘不够漂亮’,于是后来又换成了玻璃瓶。”
到现在,讲起两年前与巴奴合作的“插曲”,何姐依然显得比较激动。一年夏天,容益菌业给巴奴送货过程中,物流车出现故障坏在中途,导致车内温度升高,后来这批货被拒收,并且要重新定一批货。“哎呀!哪有一天时间就再来一批货的,路上也需要时间的,真是很不容易。”何姐感慨。
“太难了,冷藏车温度达不到。”何姐说道,别家采购的菌菇都不要求这么低的温度,就巴奴一家。并且,每批货都会随机抽检、测量温度,温度不达标就会被退回。
为什么一定要0度到10度?“要用最高的要求保证食材的安全和新鲜,哪怕成本会被推高。”
除了一年四季的冷链运输,巴奴与何姐的长期牵手,也是看中了其产品的稳定性——有些小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会把绣球菌生长过程中需要添加的成分省去,成本降下来了,但是口感会变得“烂唧唧”,而不是脆脆的口感。
如何最大程度保留绣球菌的营养价值?“许多人认为,绣球菌的根部是要切掉的,其实根部的营养价值更高,为了改变人们的习惯,我们决定最终是以手撕的形式呈现。”
制定团体标准,做那个“领头人”
改变,是贯穿巴奴成长历程的关键词。从摒弃老油火锅和火碱发制的毛肚,到追求天然和食物本味,巴奴一直试图在传统的行业中蹚一条自己的路来。
鲜鸭血也是。2014年,李满意带着自己的产品去火锅店推销。那一年,巴奴在经七路的店刚开业,李满意推开了巴奴的门,向相关负责人介绍食材。
被拒绝多次的他没想到,巴奴的负责人对这个产品非常重视,随后双方开启了合作。
李满意的工厂河南玖之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之香)在郑州,做鲜鸭血之前,他一直为餐饮店供应血旺。李满意讲述,相比血旺,鲜鸭血的价值更高。“刚开始其实很难做,屠宰、运输、保存、臭氧杀菌消毒等过程都需要严格的温度和环境把控,而且形成不了工业化和规模化,只能小批量做,一天卖出几百斤。”
因为产能跟不上巴奴门店的扩张,而且当时的鲜鸭血保质期只有4天,这个产品便被下架了。
这个期间,双方一起对产品进行改良。此前的手工作坊逐步升级为现代化工厂,此后,鲜鸭血的生产实现了从人工灌装到机器灌装,效率变高的同时,人不再直接接触器皿,也更加安全卫生。
李满意说,每只鸭子只能选用微生物含量较少的中端血,在3小时之内运送到工厂开始灌装,还要选用45—55天免疫力最强的鸭子,并且不能高温破坏鸭血结构,要采用臭氧消毒、杀菌、打冷降温,确保鸭血的鲜度在最短时间锁定。
为什么巴奴之前,火锅企业不愿意上鲜鸭血?标准是个待解的大问题。这其中,时间、精力等需要付出的成本依然很高。2017年,玖之香和巴奴携手推动起草鲜鸭血的企业标准,规范了调理鸭血制品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成为鲜鸭血行业发展的里程碑。
“直到现在,巴奴依然在产品上越来越卷,比如对配送环境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北京、深圳、昆明、无锡等地方的门店也都要求日配。只能改变,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工艺。”李满意说道。
守住产品主义,助力乡村振兴
2001年,巴奴在安阳开了首店,经历23年发展,目前巴奴已从河南走向全国,门店突破100家,并拿到数亿元融资,成为火锅行业的代表。2015年,杜中兵提出了“产品主义”。
去年年底,在年度公益演讲现场,杜中兵讲述了产品主义的四层意义:第一层是品质,创造健康美味而又极致的产品品质;第二层是战略,创造顾客心中独特的第一或者唯一;第三层是信念,创造团队坚定不移的事业追求;第四层是情怀,创造城市名片,成为顾客心灵归属。
在火锅品类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的当下,要在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下走得稳、走得久,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对于火锅品牌而言是一条更艰难但更有意义的道路。
前段时间,巴奴推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第一季上新三款产品:乳山牡蛎、温县铁棍山药、柞水木耳。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搬至餐桌,是巴奴继“原产地直采”后的又一追求,也是巴奴坚守产品主义的内核和选品讲究的又一体现。
除了主打产品,在一些周边产品的选择上,杜中兵依然有严格的把控。在一次与内部员工探讨上新品的时候,杜中兵曾提出火锅人的“灵魂拷问”:为什么顾客在吃火锅的时候要吃这个东西?顾客为这个甜点买单的理由是什么?杜中兵认为,作为一个火锅品牌,做什么产品一定要有链接思维,没有链接就没有思考,产品要付诸自然美味的夯实和传播。
目前,巴奴探索的“品牌+政府+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在河南新乡,建立笨菠菜和球生菜专供基地;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云南寻甸,建立土豆专供基地;在四川宜宾,建立熊猫笋专供基地;在河南原阳县,建立茼蒿、香菜、小香芹专供基地……极大地丰富了菜品库的同时,巴奴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增收途径。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