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 北京报道】3月19日,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公司嘀嗒出行DidaInc.(以下简称“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
这是其继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13日、2023年2月20日、2023年8月30日先后四次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申请。
根据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于2024年2月7日获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国合函〔2024〕327号),拟发行不超过193786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收入占比 95%,嘀嗒出行靠顺风车“活着”
根据招股书,嘀嗒出行95%的收入来自顺风车平台业务。
顺风车平台业务是指,借助嘀嗒出行App运营顺风车平台,私家车车主可发布行程,顺风车乘客可事先预订顺风车搭乘。企业采用标准化匹配算法,将在相似时间出行方向相近的乘客与私家车车主匹配为潜在匹配对象。嘀嗒出行移动App可在整个顺风车行程中为乘客及私家车车主提供多项服务及功能。
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向在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收取服务费的百分比约为10.5%。
嘀嗒在顺风车市场表现突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计算,嘀嗒出行过往连续三年是中国顺风车市场中唯一实现盈利的主要市场参与者。
此外,嘀嗒出行业务还有智慧出租车服务和广告及其他服务。
去年收入8.15亿元,盈利2.26亿元
在顺风车平台业务的推动下,嘀嗒出行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7.806亿元、5.691亿元和8.151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2.380亿元、8470万元和2.256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6亿元。
嘀嗒出行并未公布IPO的具体筹集金额,但计划将这笔资金用于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升级安全机制;扩大用户群体并加强营销和推广计划;增强变现能力;在中国出行市场价值链中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和投资收购机会等。
根据招股书披露,嘀嗒出行在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控股股东5brothers Limited,持有33.57%的股份,根据目前生效但于上市后将终止的章程,拥有50%的投票权。5brothers Limited是五位联合创始人共同控股公司,五位联合创始人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李跃军,分别持有5brothers Limited股份的59.33%、10.87%、10.87%、10.87%、8.06%。
“滴滴们”进军顺风车市场,
挤压嘀嗒出行生存空间
在当前形势下,嘀嗒出行要依靠顺风车平台服务“保证一生荣华富贵”并非易事。
一方面,顺风车的市场规模可能无法与网约车相提并论,受限于顺风车市场规模的有限性,企业增长空间不及占据网约车市场优势的同行。按2022年交易总额计,中国汽车客运市场中出租车和网约车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8.5%、37.8%,而顺风车仅占3.7%。
另一方面,顺风车服务本身的“护城河”并不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滴滴官方消息,滴滴顺风车已经在全国300城开通运营。滴滴顺风车市场份额按交易总额计由2020年的10.8%增加至2021年的19.6%。招股书中提到,滴滴顺风车业务的发展或对嘀嗒出现在中国顺风车市场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除滴滴外,还有更多企业进入顺风车市场。例如,哈啰顺风车全国上线,曹操顺风车在全国上线试运营。目前,顺风车市场除了滴滴、嘀嗒、高德、哈啰、曹操等全国性玩家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玩家,比如拼客顺风车、阿尔法顺风车、一喂顺风车等。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