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因对审计企业存在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大华所)去年受到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之后,近日又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根据监管函内容,大华所在蓝盾股份2018 年、2019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存在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等行为,深交所对大华所出具监管函。
在过去几年中,大华所多次因违规收到行政处罚和监管。
继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之后
大华所收到交易所监管函
近日,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大华所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根据监管函内容,2018年至2019年,蓝盾股份子公司中经汇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经电商)通过伪造大量客户和商户的业务合同、业务对账单、询证函回函等,在自主开发的相关系统上虚构发码数据和消费数据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2018年、2019年蓝盾股份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65亿元、7912万元,占蓝盾股份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7.22%、4.12%;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65亿元、7912万元,占蓝盾股份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3.74%、8.33%。
作为蓝盾股份的审计机构,大华所对这两期年报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签字。
基于此,广东证监局认定大华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除了虚假记载,大华所在对蓝盾股份审计时还未勤勉尽责。
中经电商2018年、2019年主营业务之一为向保险机构等客户销售电子券码业务,该业务营业收入占中经电商营业收入比例两年均超过50%,且与传统的商务卡业务具有重大区别。
大华所在风险识别与评估阶段,未针对中经电商销售电子券码业务执行了解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此外,在对相关重要商户业务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时,大华所未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未能关注合同信息、合同印章、对账单印章、业务资料、财务指标等明显异常情况,未就相关业务的真实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民财险)主动向大华所致函揭发询证函回函存在虚假印章等情形,以及大华所已在走访中清楚知悉人民财险工作人员明确否认合同及采购订单为本人签署的情况下,大华所实施了二次函证程序,对该笔业务应收账款计提减值,但大华所继续选择函证并非属于追加了恰当的审计程序,且未对二次函证的相关异常情况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据了解,大华所收取蓝盾股份2018年度审计费用共244万元,2019年度审计费用共110万元。扣除增值税后,2018年、2019年审计费用分别为230万元、104万元,合计334万元。
广东证监局责令大华所改正,没收业务收入334万元,并处以 668万元罚款,两者合计1002万元。对签字会计师张某辉给予警告,并处以55万元罚款;对熊某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多次因违规被处罚
单次罚没资金最高超千万元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大华所并非第一次因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被处罚。近几年来,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和监管。
2022年5月16日,深圳证监局公布了对大华所另一事件的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长园集团控股子公司长园和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虚构海外销售、提前确认收入、重复确认收入、签订“阴阳合同”、项目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等多种方式虚增业绩,导致长园集团2016年、2017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大华所分别对长园集团这两期财务报表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对于这两期财务报表的审计,长园集团向大华所分别支付了200万元、210万元的服务费用。
依据2005年《证券法》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大华所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386.79万元,并处以773.58万元罚款;对刘基强、张洪富、莫建民、陈良4名涉事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万元罚款。
2023年3月,中国证监会再次对大华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本次系因对獐子岛集团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审计时未勤勉尽责。
证监会决定责令大华所改正,没收业务收入122.64万元,并处以245.28万元的罚款;同时,对签字注册会计师董超、李斌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的罚款。
除了以上案例,大华所还因对上市公司国华网安、广东榕泰、勤上股份、世纪鼎利审计时未勤勉尽责,被监管“点名”。
2024年1月2日,因在中威电子2022年财报审计项目中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大华所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1月3日,因在芯天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以及执业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大华所收到深交所监管函;1月5日,因在致生联发年报审计执业中未勤勉尽责,大华所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服务近500家上市公司
为河南18家A股上市公司提供服务
大华所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是国内首批获准从事H股上市审计资质的事务所,财政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化发展试点事务所。
根据大华所网站显示,大华常年服务的客户有100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近500家、中央企业70余家、省级企业集团300余家、外资企业500余家,涉及多个行业及领域。
大华所表示,在全国30余家机构的齐心协力下,在2023年上市IPO服务领域,大华所累计助力30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主板8家、科创板8家、创业板9家、北交所5家。
据wind数据,截至3月14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河南共担任18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其中包含13家主板企业、4家创业板企业和1家北交所企业,占A股河南上市公司总数的16.2%。具体包括思维列控、中航光电、恒星股份、同心传动、力量钻石、华兰生物等。
此外,由大华服务的拟上市企业中,包括富耐克、金居股份、众智软件、日升数控、恒源股份5家企业,均处于终止状态。由大华会所服务的凯雪冷链在通过发审委审核后,一直未被准许发行。
业内呼吁建立处罚常态化联系机制
追究质量控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事实上,因审计执业违规而接受处罚的并非大华所。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致同、瑞华、立信、天健、信永中和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到监管罚单。
根据《证券法》规定,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顾问报告、资信评级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应当勤勉尽责,对所依据的文件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规对审计机构的执业行为有明确的规定,但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的事情为何屡屡发生?
国内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主任负责人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华所频频收到罚单,这与其自身管理有一定原因。
对于为什么出现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违规现象,这名负责人表示,不排除部分从业人员为了利益,而与审计企业一起进行财务造假的可能。
同时,还要看到另一层面的问题。上市公司造假手段更加隐蔽,这给审计机构勤勉尽责带来不小挑战。比如,审计企业上下游资金往来及其他合作信息审计机构核查有一定难度,而监管机构则可以进行核查,从而发现更隐蔽的问题。
“在行业竞争加剧、监管力度加大背景下,作为会计师事务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重大,从而加强内部管理和风控管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丧失原则,还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一旦因执业问题被处罚或监管,不仅影响自身发展,还让投资者对行业产生误解与诟病,从而影响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另一从业人员说,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客观公正执业,这是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法律援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认为,应考虑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证券市场案件处罚常态化联系机制,对财务造假案中存在主观过错或过失的人员,除了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外,应当依法追究质量控制把关负责人的责任。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完善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修改有关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