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蚕丝被“被套路”,消费者咋维权? | 以案说法
大河财立方
2024-03-15 20:19:07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先生将所购商品(蚕丝被)以邮寄方式退回给被告,被告退还原告货款1550元;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补偿款1750元。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通讯员 穆童】“蚕丝被”以柔软轻薄的优点深受大众的欢迎,价格也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消费者如何分辨?3月15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通过调解化解了一起因蚕丝被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产品责任纠纷。

2023年7月,杨先生在某网购平台上浏览商品时,关注到店铺“某某床上用品旗舰店”中宣传的一款桑蚕丝被,商品描述为“正宗桐乡纯手工蚕丝被100桑蚕丝被芯”,询问后,客服承诺“保证正品保证质量,100桑蚕丝长丝,假一赔十”。杨先生很是心动,随后以1550元拼团价格购买了该商品。、

货物收到后,杨先生的妻子发现被芯儿的材质有点问题,并产生了怀疑。

为进一步求证被芯的材质,杨先生按照商家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检测,证实并非100%桑蚕丝,但商家却拒不承认。为此,杨先生又通过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外面包裹的一层是桑蚕丝,里面的是柞蚕丝。拿到检测结果后,杨先生向网购平台进行了投诉,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之后,杨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网店的实际经营者某丝绸有限公司履行假一赔十的合同承诺,赔偿15500元。

庭审中,被告辩称其商品标注“纯手工蚕丝被100桑蚕丝被”的含义是“蚕丝被”,而没有说是100%“桑蚕丝被”,“蚕丝被”的意义较广泛,因此不存在欺诈行为。但原告杨先生表示,商品详情明确写着“100%桑蚕丝”,因此,被告存在欺诈行为。

法庭上,承办法官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商家进行了释明,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先生将所购商品(蚕丝被)以邮寄方式退回给被告,被告退还原告货款1550元;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补偿款1750元。

承办此案法官表示,商家在宣传商品时不能超越合理的限度,更不能混淆概念,误导消费者。本案中,商家对商品进行有歧义的商品描述、介绍,采用容易引人误解的文字进行宣传,是不可取的行为。提醒各位商家诚信经营,也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不要轻信夸大、虚假宣传,如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应当及时保留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资讯
下载